第06版:科技创新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科技局:力破“中梗阻” 当好贴心人
修武企业家 发明蛋糕注糊机亮相央视
点燃科技引擎 助推经济转型
创新型城市
一汽锡柴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零部件试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如何申报
图片新闻
皮肤也可“按需生产”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皮肤也可“按需生产”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从人身上取下邮票大小的一块皮肤样本,分解成若干份种子皮肤,经过培养,2个月后即可长成全身所需皮肤。日前,我国最大的“皮肤再生”生产基地在武汉生物样本库投入使用,华中地区首块人工培植皮肤也将随之诞生。

  皮肤生产可实现产业化

  华中地区首块人工培植皮肤的样本取自武汉一家医院的一位烧伤患者。这位患者康复后身上留下疤痕,通过这项技术培养自体细胞皮肤,治疗后疤痕可消失。

  武汉生物样本库由北度赛尔(武汉)细胞工程中心运营管理。该中心专家杨国成介绍,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从人身上取下一小块皮肤样本,在无菌车间内对表皮细胞进行生物处理,然后放到特殊的培养基内让其生长。

  在武汉生物样本库里,有许多不锈钢罐子。杨国成说,这些罐子里面温度为-196℃,皮肤等细胞样本放在里面可长期保存,患者以后需要使用时可直接取出培养,无须再取皮肤样本。

  种子皮肤需“施肥浇水”才能长大

  只需2个月,就能把邮票大小的皮肤样本培育成全身所需皮肤,奥妙何在?

  杨国成说,并不是一次性培养出一整张皮肤,这样既不实用,技术水平暂时也达不到,而是培养出多份20平方厘米大小的皮肤,这是最适宜临床移植使用的面积。

  技术人员先要在显微镜下将邮票大小的皮肤剪成大头针针头大小的种子皮肤;再将这些皮肤进行处理,种到20平方厘米的培养皿里,相当于将种子撒到土地里;最后将培养皿放进培养箱,培养箱内有适合种子皮肤成长的环境,放入培养箱后,还要像给庄稼施肥、浇水一样,给细胞提供理想的新陈代谢环境。2个月后,这些种子皮肤就会长成培养皿大小的皮肤,可临床使用。新皮肤移植到患者身上后,3个月即可基本恢复如初,不留任何疤痕。

  新技术填补白癜风治疗空白

  这项技术的专业名称叫组织工程化皮肤移植技术,就是通过在体外培养、扩增大量功能细胞,生成新的皮肤。

  这项技术适用于白癜风患者,不仅在国内属首创,还填补了目前白癜风治疗的空白。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无组织排异性,能促使黑色素细胞在病灶部位重新生长,不留疤痕,不受病灶的部位、面积的限制。

  (据《长江日报》)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