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杨振宇)昨日,记者从市政府食品安全办了解到,针对夏季食品安全事件易发、高发的特点,从7月开始至9月底,我市在全市范围开展食品市场整治“夏日行动”,全面排查处置食品安全隐患,保障群众夏季饮食安全。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合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是食品安全工作的敏感期和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入夏以来,我省部分地区曝出食物中毒事件,为切实做好夏季食品安全工作,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市政府食品安全办针对夏季食品消费特点,决定启动为期3个月的整治行动。
据了解,此次集中整治行动将根据季节特点,着重在食品及食用农产品集中的交易市场、食品问题多发区和社区、学校周边、农村、城乡接合部、县域接合部、旅游景点及车站码头等区域,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和食杂店,进行以地方特色产品、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饮料、冷饮食品、儿童食品、生鲜食品、凉皮类食品、即食食品、酒类、豆制品、芽菜、调味品和粮食及粮食制品等品种为重点的检查。
我市要求,整治中要重点对消费集中、需求旺盛、保质期短、易发霉变质、时令性强的夏季食品实施有效监管,督促食品经营企业,特别是农贸市场、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落实食品进货检查检验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
重点查处贮藏、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假冒伪劣、“三无”食品、病死及未经检验检疫肉、私屠滥宰及注水肉、更改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改换包装等方式销售过期食品;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形成快检、法定检验有机联动机制,对监督抽检不合格的食品,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对质量不合格食品,必须立即下架;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市政府食品安全办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在无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就餐,不买无证摊贩食品;做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加工、贮藏食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在选购熟食卤菜、凉菜时要慎重,注意查看销售场所防虫防蝇防尘设施是否齐全,存放容器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隔夜食品必须加热熟透食用,食品加工熟后超过2~3小时必须重新加热;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举报投诉,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就诊,同时尽量保存呕吐物和排泄物,封存可疑食品,以便调查中毒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