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与洋芋有关的记忆
更年期(组诗)
牧牛图
我要我想要的孤独
生命杂吟(一)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7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杂吟(一)

作者:□和洪范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年纪大了之后,我是向自己心里走得更深的人,我把自己活着的生命,寄托在自己的阅读中,寄托在与书本的对话里。我翻寻着曾经的过往生活,静静地聆听着时代发出的喧哗与骚动,尽可能地放长自己的旅行,去走全国各地,以平等与尊重向生活学习,平抑过往曾经给自己造成的主观与冲动。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思想通过文字实现自己的意图。因此思想是文字之魂,思想是文字背后活的东西,是文字的生命。我时常困惑于自己的语言模式,其实困惑的应该是自己的思想,困惑的应是自己的思想已失去了具有活力的思考。

  后来,我琢磨了“生命”的内涵,把生命圈定在人活着的思想、情感、行为等范围内。这种圈定是正确的,不正确的是这种解释对寻找语言中的生命没有可操作的意义。写作《最后柏拉图》的过程中,我似乎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那种努力中的坦诚,在我的思维上保持着一种走向。那种不顾一切的言说风格,似乎与生命的性质保持了一致。歌德对自然的论述对我启发很大,他深刻揭露了自然的本质:“自然永远没有错误。”没有错误的,是造物对它的那一种规定性。

  于是,我似乎觉得造物为生命体注入的生长规律性,就是生命的内涵。于是,属于生命的东西,不顾环境多么恶劣,它却不看任何人的眼色,不依据任何价值取向而动,在生命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向无限中行走的姿态。

  人,在这个人世上,做人,做事,是需要有恰当的立足点的,对了错了,其结果天悬地隔。人的好思路、好脑筋应该用在有益于自己和社会允许和认可的事情上,不管你有多聪明,在那里都能派上用场。

  但是,那是一条让人上进的路。费力,是肯定的,就是那些让人感到的诸多力不从心,又在人的本性上对人的自信心、上进心,进行了夸张与变形的消解。人,说到底是个想付出的少得到的多的家伙,这种人性上的痼疾,使许多原本优秀的人终于没有完成自身应有的那种挺立。

  人,只有逐步放弃人生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坚定去走一条路,并且坚持走下去之后,才能在人生的纵深与宽阔中,感到人生简约里那种斑驳富丽。以人在追求上的不变,去应对人生的万变,你才能游刃有余地去观赏人间的幕幕大戏。

  说到底,活人活的是人的目光和立足点。站稳了,站得踏踏实实了,又站到了可以举目四望中能以自己的目光笼罩自己整个人生的高处,才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通盘考虑与铺排,才会在眼下去做与一辈子有关联的事情。否则,人的在做事上的现在时,常常会今天否定昨天,明天否定今天,最终只剩下眼下一个自己。就像掰棒子的猴子,到头来只有眼下的收获,而不具备任何积累上的意义。

  人与人此生的差别,最终还表现在方法的不同上。有了好的方法,又能以好的方法在坚持做一件事中形成浓厚的兴趣,并在一生里以性命相求,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能把眼往远处看,也能往近处看的人,远远里瞄着终生的目标,把一生目标里要求我们今天要做的事做好,这才是人生长远与眼下最佳的安排与内在联系上的意义。可能今天做的事并不眩人眼目,但它在终极意义上的伟大却是无以伦比的。许多人也正是在目光上的短见,才在万丈红尘里趋之若鹜,最终在滔滔汹涌的万丈红尘中把自己的曾经活过,深深地葬埋。

  做人,是一个很系统、漫长,甚至是很艰苦,很灾难,抑或也很有诗意的事情。在人终极目标光芒的映射下,人应该有一种整体意义上的耐心,耐心的结果,会使人乐此不疲。

  一鸣惊人的人,都是曾经在很长时间里默默无闻的人。天天在市声里大声喧哗的人,即便他的嗓门再大,也不会引起人们长时间的注目和聆听。人最怕的应该是自己热力的减退和在世俗时空里被弄得满身灰尘。这不是人的终极愿望,也是自己老至将来不忍看到的。

  在某种意义上,人是造物投放在人间的一次性“商品”。人此生的贵与贱造物是十分清楚的,但之于本人,却不一定完全清楚明了。于是,在这个人世上,被人浪费最大的东西,是人类自身鼠目寸光里对自己的浪费。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