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贾黎明
从教16年,她担任毕业班教学就达10年;作为骨干力量,她大胆地把当下最先进的教学法引入课堂,并悉心传授给同事;在学生心中,她既是个好老师,又是可亲可敬的妈妈。她就是孟州一中英语教师崔铁梅。
当高中教师苦,当高中毕业班教师更苦。每周20多个课时的工作量,让崔铁梅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付出了超强的劳动。但是,为了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英语成绩,她从未抱怨过个人得失,也没有因私事请过一天假。去年暑假,学校领导经过磋商后,再次把教学成绩突出的崔铁梅安排到高三年级。刚送走一届毕业生、身体累得够呛的崔铁梅本想退到低年级作一个休整,可是,领导的信任和学生的需要,让她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讲台就是我的舞台,学生们在等我,所以没什么可挑剔的,服从安排就是了。”崔铁梅说。
升学压力让许多高中生丧失了学习热情,人际关系紧张,合作精神缺乏。对此,崔铁梅恰当地实施“爱心教育”,用温暖去帮助这些学生越过心理障碍。她班的英语课代表由于自我施压,情绪急躁、性格孤僻,不相信任何人。崔铁梅看到后,每天找其谈心,给他讲道理,建议他参加集体活动。经过崔铁梅的反复说教,这个学生的状态终于调节过来。今年高考,他的英语考了142分的高分。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崔铁梅定期与学生交流思想,多次开展家访,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力量。同时,她还时时关注学生的冷暖病痛,对家境贫寒、父母离异、性情怪僻的学生,崔铁梅更是视为己出、呵护有加。她班里的小余同学,不满两岁时父母就离婚了,母亲改嫁他乡,父亲长年在外打工。为照顾小余,崔铁梅经常自掏腰包为她买学习用品。去年10月,小余得了重感冒,一连几天没来上学,崔铁梅就带着奶粉和水果上门为她补习功课。平时,崔铁梅还经常与小余促膝谈心,教育她克服困难挫折,勇敢面对生活。崔铁梅的一言一行都在感动着小余,她在日记中这样写:“崔老师是我最亲最爱的妈妈,我永远爱她……”
“如果只把教书当作谋生手段,就不会感到为师之乐;如果只把学校当作避风港,就不会有拼搏的激情。既然选择教育,就要不负时代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这是崔铁梅的座右铭。从步入教坛的那天起,这句铭刻于心的誓言,就成了她奋斗一生的励志语。“很累,但一走上讲台,我就会精神抖擞。”每当有人问崔铁梅累不累时,她总是这样回答。
耕耘就有收获。多年来,崔铁梅先后荣获焦作市功勋教师、骨干教师、十佳班主任和河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同时,她承担的国家级课题、高中英语学科优质课等全都获得一等奖。她撰写的论文《爱心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在《成才之路》杂志发表,并在全国中学生新课程英语语言能力竞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一等奖。今年高考,崔铁梅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又传捷报,居孟州一中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