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随处可见的“零利率购车”宣传语吸引了观众的眼光。业内人士提醒,面对市场上随处可见的“零利率”等优惠,消费者要精打细算,避免落入三大陷阱。
一是手续费就高原则。车主在享受“零利率”贷款时交的手续费由车商规定,有的手续费标准高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有的则根据车主贷款的额度按比例计算。通常来说,这两个数字哪个高,哪个就是最终标准。
二是现实中不少购车者参加了“免息”活动,但却发现其所选购的车型只能按照厂商指导价来支付,不能再享受新车的优惠价格,甚至一些车型的免息金额可能比车价的优惠额还少。
三是如果消费者贷款购车,就必须在4S店办理商业保险,长春市民孙倩说,虽然4S店打包出售的商业保险比一般市面上的商业保险价格低25%左右,但这仍然妨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银行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应合理判断自身还款能力,理智购车,警惕过度消费导致个人信用受损。
程 硕 作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