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1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最高风险级别的三类医疗器械——隐形眼镜,特别是美瞳等彩色美容隐形眼镜,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昨日,记者走访发现,多数市民对条例不了解,个别小店仍在卖“三无”美瞳产品。
按照该条例规定,商家如果没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售卖美瞳等彩色美容隐形眼镜,一经发现,将被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眼镜店以及商场、学校附近的格子铺等,发现有极个别小店仍在售卖“三无”美瞳产品。
在学生路附近一家格子铺,当记者提出想买美瞳时,店老板先是警觉地看了看记者,当看到记者手中掂有从其他小店购买的物品后,才小心翼翼地从收银台下的小柜中拿出两盒放着美瞳的小瓶子,一副价格多在29元-60元之间。记者拿起这些美瞳发现,多数瓶身上面有英文和韩文,没有任何中文标识。而其中最便宜的价值29元一副的美瞳直接就在小白瓶中装着,瓶身上英文和韩文也没有。记者走访发现,“卫康”“博士伦”等品牌的美瞳在一些眼镜店中零散销售。
在市贸易大厦附近的一家专卖女士饰品的小店,美瞳就直接放在柜面上销售,价格69元一副起,瓶身上虽然有中文名称和医药批号,但是并不知道真假。记者在该小店并没有看到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家住解放中路附近的程女士告诉记者,她戴美瞳已经多年,她的女性朋友也大都戴美瞳。“我以前一直在贸易大厦附近的小店里购买,一副美瞳70元左右。”程女士表示,正规眼镜店一副美瞳售价在200元-300元不等,很多爱美但收入不高的女孩子接受不了,她们更愿意到格子铺或小店里购买。
程女士说,虽然都是从小店里购买美瞳,但她尽量选择一些正规的牌子。现在有很多小姑娘贪图便宜和追求花样,从地摊上买“三无”产品,前段时间她的朋友就因为戴“三无”美瞳,造成眼角膜发炎。
既然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将美瞳纳入重点监管对象,那么经营者为什么不按照正规的流程来销售美瞳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单纯销售美瞳利润低,正规经营办证成本高,所以小店违规经营。
据了解,国家前几年已经把美容隐形眼镜列入监管对象,但是没有太明确的处罚规定。此次新版条例出台让监管更加具体可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