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培训、考试,交上几百元,就能买到特种设备操作证,开吊车、开叉车、操作锅炉等,一路绿灯;不需要生产设备达标、卫生合格,只要花上几万元、十几万元,就能买到白酒生产许可证,开工卖酒……这些并非街头办证的小广告,而是近期安徽质监系统系列腐败案爆出的真实案例。
质监局作为肩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认证等职责的公共部门,怎么会办出这些“真的假证”? 徐 骏 作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