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焦作财政:转型攻坚 服务至上
强化速度意识
云台山镇:绿染山乡地生金
专项治理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和
领导干部收送红包礼金问题
李国正:发明达人 情系电网
焦作商行新一代信息系统成功升级
市领导慰问穆斯林群众
示范区武装工作办公室挂牌成立
导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台山镇:绿染山乡地生金

作者:本报记者 王 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云台山镇环境优美的休闲游园。 (本报资料照片)
 
   

  夏日云台,再添美誉。国家环保部6月份发布国家级生态乡镇名单,修武县云台山镇榜上有名。加上此前获得的国家卫生乡镇、国家园林乡镇和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这个只有1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不到3000人的小镇已4次获得国家级殊荣。

  “依托云台山景区,坚持生态立镇,打造绿色之镇,让经济和生态共生共赢,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云台山镇党委书记徐新勇说。

  山乡披绿

  “2000年,俺和村里签订了30年合同,承包1000多亩荒山植树造林。当时,大伙都笑俺傻,说种树没啥出息。”云台山镇古洞窑村村民李小堂说,“如今,每当杏、核桃、柿子等果实挂满枝头时,街坊邻居都夸俺有远见。俺想把这5万多棵树留给子孙们,算是给他们的绿色资产吧。”

  像李小堂这样的,在云台山镇还有10余人。他们历经十几年,用汗水把1万多亩荒山浇灌成了郁郁葱葱的青山。

  在这里,记者看到,原来被开垦的一块块“补丁田”,如今生长着一棵棵挺拔的树木。从2001年起,该镇山区群众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放弃种植粮食,改为植树造林,全镇退耕还林面积已达1795亩。

  山乡变美了、变绿了,得益于每年实施的绿色工程。该镇修筑了一条条林荫路,车行林中,清凉之风扑面而来。走进云台山镇,映入眼帘的是“一带两轴多节点、滨水绿地以及山体生态绿地渗透”的绿地景观,漫步9个绿地公园,仿佛畅游在绿色海洋之中。目前,该镇有林地面积11.7万亩,占全镇总面积的75%,15.4万亩的山坡地实现了植被全覆盖。

  家园更美

  在云台山镇岸上村实施的天然气户户通工程中,村民李小刚家第一个用上了天然气。他家的厨房整齐干净,农村常见的烧煤炉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天然气灶。
    李小刚所在的村,2013年还跻身国家农业部1100家美丽乡村试点村行列,成为河南省79家美丽乡村试点村之一。
    处处构建生态绿色不止是口号,要的是老百姓付诸的自觉行动。
    “俺4个人把全村的卫生包了。以前,打扫卫生大扫帚扫一遍,小笤帚过一遍,再把小垃圾捡一遍,需要整整一天时间。现在好了,村里人都注重爱护环境,俺们的工作也轻松多了。”云台山镇古洞窑村保洁员李秀莲感受到了村民观念的变化。
    云台山镇更是不遗余力地助推美丽家园建设,出资购买保洁公司服务,由45名保洁人员为全镇10个行政村梳妆打扮;补贴“五责合一”的巡逻队员,使他们成为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神。
    积极争取国家环保项目,总投资1065万元的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治理项目落户云台山镇,一个日处理垃圾12吨、可用10年的无害化大型垃圾填埋场和6个污水净化处理环保湿地相继建成投用。
    云台山镇人正在用实际行动呵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环境生金
    “同样是卖资源,吃法不一样呀!过去,采石头卖资源;现在,搞绿化卖环境。空气好、景色美,不仅吸引了游客,咱自个儿住得也舒服呀!”说起这些年的变化,云台山镇古洞窑村党支部书记贾庆军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我们干养殖的,经济收入不多,对环境污染却不小。从2007年起,我们搞起了集采摘园、餐饮等于一体的观光生态游。占地40多亩的采摘园,每个月都要接待3000多位游客,年收入达100多万元。”云台山镇荷塘庄园负责人张幸军谈起了生态致富经。
    群山环抱之中的一斗水村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石头墙、石头房、青山碧水的农家游吸引了省内外的大批游客,去年该村还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过去是穷山恶水,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现在依托好政策发展乡村游,飞走的“凤凰”大都又回家了。
    环境也是生产力。如今,藏在深山里的云台山镇,每年接待观光游客高达400万人,年旅游综合收入达4.5亿元。当城里人在做着还乡梦的时候,云台山镇依托生态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延续了农耕文明和村落文明,实现了从外部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