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付海平 景华峰
雷建超
7月22日晚,昊华宇航公司聚氯乙烯二分厂聚合现场,10余名维修工、建筑工、仪表工、巡检工在紧张地对B5号釜回收总管进行补漏,在奋战了近8个小时后,生产得以安全稳定运行。
这天19时50分,聚合B工序巡检工徐文翔在对5号釜喷淋阀例行巡检时,发现5号釜喷淋阀周围发出咝咝的声音。他一边向主控人员询问5号釜运行现状,一边喊来另一名巡检工冯长利一起查找泄漏源。经过反复查找,他们发现5号釜回收总管下法兰脖颈上有两处漏点。
情况十分危急。聚合釜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气相氯乙烯泄漏极容易发生着火爆炸,幸亏发现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徐文翔和冯长利二人立即关停了运转的5号釜。
安全停釜后,若坐等第二天大班职工处理,又会耽误十几个小时的生产,作业计划必然受到大的影响。徐文翔和冯长利与当晚值班的段长皇甫尚瑞一合计,果断决定,连夜对漏点进行处理。而处理漏点必须拆掉回收总管,拆卸回收总管又必须拆除屋顶的彩板瓦、卸掉连接各种气源的仪表阀。皇甫尚瑞立即协调联系建筑人员和仪表工、维修工。
夜间检修作业安全工作格外重要。皇甫尚瑞趁着5号釜出料间隙,带领岗位人员对聚合釜抽真空、打单体置换、管道抽堵盲板到拆装仪表阀气源线以及起吊作业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作业步骤和安全措施。
现场,2名电工架起了临时照明灯,为检修作业提供了充足的照明。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21时20分,5号釜置换合格,管道打盲板结束。
与此同时,3名土建作业人员不顾一天的劳累,急匆匆赶到现场,配合拆除房顶的彩板瓦,为检修拓宽空间,40分钟后顺利拆除完毕。
等在一旁的2名仪表工立即开展仪表阀气源拆除工作。仪表阀气源处于回收总管和聚合釜中间,拆除工作非常艰难,他们的衣服全被汗水浸湿,尽管如此,也没有一人停下休息。
7月23日0时40分,高度近2.5米的回收总管被缓缓吊出。
在回收总管落地的一刹那,等候在旁边的6名维修工、5名聚合巡检工合力装车。他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将管道运至维修小院,切割、更换泄漏的法兰。
灯光下,大家格外认真地切割、安装、检测,不留丝毫纰漏,以免返工耽误更多时间。
2时40分,经检测毫无破绽的回收总管被运回现场重新起吊,在维修人员和岗位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回收总管稳稳地“站”回自己的位置。各部门再次通力合作,终于在3时40分,5号釜在完成试压、放水、置换等准备工作后,顺利并入生产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看着运转起来的设备,大汗淋漓的维修工、建筑工、仪表工、巡检工迈着轻快的脚步返回了各自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