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公众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冬病夏治以其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等优势受到大家的追捧和青睐。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因此,在三伏天里进行穴位贴敷,可通过经络内传,气候、穴位、药物三者共同作用,提高免疫抗病能力,对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都有不可低估的效果。尤其是对患有鼻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阳虚体质的患者更为适宜。
为此,中医专业提醒,在进行贴敷治疗时要注意4个方面。
皮肤不适及时看。中医专家介绍,药物敷贴后,有的人会有刺痒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极少数人可能会起疱。这些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为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挠破,少量的小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如反应强烈,及时到医院检查。
保持连续性。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一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医院尝试贴敷的患者,在没有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也就放弃了继续治疗,使得疾病迁延难愈,这是不可取的。
遵守固定疗程。冬病夏治一般需连续治疗3年,也就是3个疗程。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
保证睡眠充足。每天保持7~8个小时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紧张的神经得到调整,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此外,平和乐观的情绪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顽疾的治疗和康复。 (据《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