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夜晚来得稍迟点,7月16日20时许,炙热的太阳刚刚隐去不久,志愿者金保彦便领着同伴们开始洗菜、切菜、泡大豆,十几平方米的粥屋内,顿时变得繁忙起来。他说,这是为明天的早餐作准备,使第二天清早不至于时间太紧张,方便更多的人就餐。位于解放区朝阳南路东侧的一条小胡同内,由志愿者开设的免费爱心粥屋,为环卫工人、空巢老人、残疾人提供着免费早餐,温暖着山阳大地。
20岁的贺思章家住西王褚小区,目前就读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略显腼腆,总是低着头做着手中的事,偶尔会抬头问一下身边的志愿者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帮忙的事情。暑假期间,受义工妈妈的影响,她一有空便来到爱心粥屋帮忙,洗菜、刷碗、端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妈妈是个热心人,从小就看到她常为村里左邻右舍的人提供方便。爱心粥屋成立后,她就经常往这里跑,暑假没事,我也就来这里做些自己能干的事情。”贺思章边削土豆皮边说。除了晚上的忙碌,每天4点多她也会来到这里帮忙,用她的话说,这些事做得有意义。
7月17日4时45分,不少人还在甜美的睡梦之中。当记者赶到爱心粥屋时,这里已一片繁忙,统一着白色围裙的志愿者们穿梭在屋里屋外,忙着各自的事情,有人熬粥,有人炒菜,有人摆放桌椅。
临近6时,开始有“黄马甲”环卫工和附近的老人陆陆续续来到这里,于是,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一会儿工夫,屋里屋外都坐满了人,大家说说笑笑,犹如一个大型的家庭聚会。“这粥不仅好喝,而且还暖人心。”环卫工李大娘高兴地说,虽然没有美味珍馐,却一样有家的温情。47岁的志愿者史秀兰边跟老人们打招呼边为老人安排好座位,端上饭菜。自2013年免费爱心粥屋成立以来,志愿者史秀兰每天4点半之前都会赶到这里,忙着为环卫工人和空巢老人们做饭。“来这主要就是做饭,这里来得多了,给家人做饭肯定少了,不过孩子和家人都理解,认为我这是做善事。”史秀兰笑着说。
免费爱心粥屋虽在背街小巷,但那温暖的灯光、香甜的爱心粥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传递着爱和温暖。发起人金保彦告诉记者,爱心粥屋成立以来,志愿者们在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爱心人士捐助的爱心物资,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种鼓励和感动,更让他坚定了将爱心粥屋做下去的信心。
一碗热气腾腾的免费粥,传递的是满满的关爱;一座城市风貌的改变不是哪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滴水成河,汇爱成流,就是这样一群爱心人士的善举,让一座城市变得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