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新闻时评 |法制时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汽车行业反垄断的“蝴蝶效应”
俗标语or好创意?
整治“权钱择校” 重塑教育公平
世相漫画
民警火眼金睛 抓获两名吸贩毒者
肇事司机无证驾驶 保险公司不能免责
图片新闻
劳动争议诉八年 达成和解终结案
加强便民导引 方便群众诉讼
女子欲跳河轻生 民警成功将其营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治“权钱择校” 重塑教育公平

作者:□赵仁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历来是择校“重灾区”的北京,今年的中小学入学却少了往日的暗战和硝烟。据北京市教委通报,除了进民办学校、寄宿制学校等入学方式,今年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3.7%。这表明,只要下决心,“权钱择校”这块教育改革的“硬骨头”是能够“啃”得动的。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歪风,是教育领域一大顽疾。每到入学季都是“拼权”“拼钱”的高峰期: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动用各种资源,只为那一纸名校的入学通知书。以权入学、以钱择校的招生乱象,扰乱了招生秩序、损害了教育公平。

  对于择校,其实教育主管部门年年有禁令,但最终往往收效甚微。根子既在于缺少敢治的胆识和魄力,也在于缺少善治的举措,最终利益难以触动,择校乱象成为顽疾。

  治理择校乱象需要切断权钱交易,更要标本兼治,根除滋生择校的土壤。家长们之所以不惜代价、挤破头让孩子进名校,反映出教育发展长期不均衡、学校实力差距过大的现实。其实对家长而言,只要家门口有个不错的学校,谁还愿意舍近求远去择校?因此,治理择校的根本出路,在于合理布局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让百姓信得过的好学校。同时,要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导向,让学生成才机制更加立体化、多元化。

  治理择校乱象还要持之以恒,防止反弹。毕竟,根除特权思想绝非一日之功,要加强监督,防止择校风死灰复燃。同时,各地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少办些为名校锦上添花的事,多办些为弱校雪中送炭的事,让每个学校都有特色、都能出彩。这样,才有可能彻底杜绝择校歪风,重塑教育公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