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龙卿)“绞胎瓷内外一色,表里如一,一胎一面,不可复制,‘瓷中君子’名不虚传,今天是大开眼界了。”8月5日,来自成都的10余名企业家和艺术家,在我市考察绞胎瓷艺术时,纷纷赞赏。
这支代表团,有企业家创富联盟董事李茂耿,中国著名特型演员马梧桓、杨皓垲等。
当天,他们来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当阳峪古窑址和焦作金谷轩绞胎瓷艺术公司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绞胎瓷源于唐朝,兴于北宋,以当阳峪为中心的几百里范围内分布着上百座绞胎瓷窑口。‘靖康之变’后,绞胎瓷技法失传。10多年来,我市不断研究和挖掘传统工艺,使失传近千年的绞胎瓷工艺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金谷轩公司总经理柴战柱的介绍,让大家了解了焦作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对绞胎瓷重获新生感到高兴。
“绞胎瓷就是焦作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绞胎瓷是瓷器中的一道奇观,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绞胎瓷这个千年瑰宝宣传和发扬下去。可以利用我们企业家创富联盟积聚的全国企业家平台、商业和招商平台,助推绞胎瓷产业发展。”李茂耿在交流座谈时说出自己的思路。
“我正与柴战柱协商,计划在成都建设绞胎瓷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通过成都对中国西部的辐射作用,推动绞胎瓷产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共同携手使绞胎瓷重现昔日辉煌!”马梧桓对打造绞胎瓷产业也有了明确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