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实习生 贾定兴
人物档案 王军干,51岁,生前系焦作市公安局中站派出所社区警务一中队副主任科员,从军期间被部队嘉奖6次,从警后被焦作市公安局先后评为“命案攻坚”先进个人、公安经侦系统先进个人、严打整治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4年7月17日傍晚,在依法履行职务过程中,遭受犯罪嫌疑人突然袭击,不幸牺牲。
2014年7月17日傍晚,焦作市公安局中站派出所社区警务一中队副主任科员王军干,在依法履行职务过程中,遭受犯罪嫌疑人突然袭击,不幸牺牲。
回忆起当时那惊魂的一幕,和王军干同在一起执行任务的社区一中队民警陈小斌至今仍心有余悸。“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在抢救室里,军干的警服已经被鲜血浸透,脱不下来。当医生拿着剪刀要去剪他的警服时,还有一点知觉的军干吃力地用手护着警服。他看待警服比自己的命都重要啊!”说着说着,陈小斌泣不成声。
王军干走了,走得太突然,太令人心痛。7月底,记者走进中站区,访谈王军干的同事战友、家属亲属,追忆王军干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同事战友:他是个榜样,是名符其实的“干哥”
军干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他那么温雅平和,从不会与人争执,怎么会遭此不测呢?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10多天,可一谈起王军干,他的同事和战友仍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实。
在同事和战友们的眼中,王军干工作认真细致,不讲条件代价,与人和善,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是他们敬爱的“干哥”。
陈小斌说,因为社区一中队案件多,军干此前从事案审工作,认真细心,7月1日调整到这里,专门负责案件处理。到一中队这10多天里,他每两天都要处理一起案件,同时还经常协助其他民警办理案件,从没有怨言。7月3日下午,自己值班,接到警情说有人聚众赌博,就和军干几个人一块去查。刚到聚众赌博地点下车,就发现有人向外跑,军干一马当先,冲过去抓住了一名嫌疑人。“军干都50岁出头了,办起案真不含糊,那一刻,真的打心眼里敬佩他。”陈小斌说。
“就在军干牺牲的前几天,我们两个带一名保外就医但符合收监条件的嫌疑人去医院检查,跑了一上午办完手续,将嫌疑人送到看守所时已经半下午了。按常理,办完手续送交就完成了任务,可他说怕嫌疑人情绪异常,思想负担重,出现自伤自残,就不厌其烦地用自己工作生活的经历和接触了解到的案例与嫌疑人促膝谈心,终于使嫌疑人放下了包袱,平静地进了看守所。进看守所时,这名嫌疑人紧紧握着军干的手,连声说‘谢谢你’,钦佩之情溢于言表。说真的,从警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被收监的嫌疑人发自内心感谢警察!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警察的自豪。”谈起这件事,陈小斌很是感慨。
从警20多年来,王军干先后历任阳城公安分局案审中队长、城西派出所副所长、中站派出所案件侦办大队侦查员、中站派出所社区警务一中队副主任科员等多个职位,无论在哪里工作,在哪个岗位上,他都以自己的严谨认真和任劳任怨感染着身边的同事。
自2010年11月份调入中站派出所的第一天,所领导考虑到王军干从事刑侦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刑侦、案审好手,决定让他到地处城乡接合部、治安形势最复杂的案件侦办大队三中队工作,王军干没有半句怨言。在三中队的两年时间里,无论是区域会战,还是严打整治,王军干总是兢兢业业,从没有因为自己年龄大摆资格讲条件,每次都非常圆满地完成交办的任务。2011年5月,正当王军干在三中队熟悉了环境、工作得心应手、同事之间配合默契之时,中站派出所综合考虑到案审中队人员少、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决定将他调到案审中队工作。接到通知,他二话没说,当天就报了到。
中站派出所社区四中队中队长柳明军对王军干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我们都在刑侦三中队,6个人中他年龄最大,我们都叫他‘干哥’,不仅因为他叫军干,更因为他能干。”柳明军说。刑警的工作非常辛苦,抓捕犯罪嫌疑人不分白天黑夜。在军干主办的一起盗窃案中,嫌疑人为了脱逃,将抢来的钱在菜市场撒了一地,嫌疑人虽被抓住,但盗窃钱的数额难以认定。他就反复回访群众,非常圆满地结了案。还有一次,一名不到16岁的嫌疑人盗窃摩托车,销赃给了一名年满18岁的青年,在给这两个人认定罪名时,王军干多次分析判断,搜集了扎实的证据,最终认定了嫌疑人收赃的犯罪事实。由于王军干办案认真、规范,2007年,由他侦办的案卷在全省案件卷宗评比时进入了前10名。由于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当年他还荣立个人三等功。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2006年,在阳城公安分局侦办靳某投毒杀人案时,王军干和刚刚调到案审中队的王洪佳一起审理案件,10余天两人吃住在单位,使案件顺利结案。当王军干得知洪佳母亲这些天生病住院,而他仍坚守岗位,顾不上去医院伺候母亲时,当即从身上掏出仅有的150元钱塞给洪佳说:“这些天你辛苦了,今天周末,你提前走一会儿,代我给大婶买点营养品补补身子吧!”王洪佳感激得说不出话。
2011年4月份的一天,王军干在办案途中遇到两名患病的乞讨人员,就为他们买了两个烧饼,并将身上的50元钱留给了两名乞讨人员。同事知道后劝他谨防受骗,他回答说,看见人家有困难了,咱帮一帮心里踏实。
当警察如此,在部队里,王军干也是如此。与王军干同时参军并在一个连队服役的禹福生用“德行非常好”来评价自己的战友。他说,军干一入伍就表现得非常优秀,全团就他被送到沈阳军区参加枪械师培训。他还常常帮战友们洗衣服、打扫卫生,节假日带着战友到锦州火车站维持秩序、打扫卫生,因此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中站派出所的一份档案资料显示,参加工作30年来,王军干参与打掉犯罪团伙37个,侦破各类刑事和治安案件20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30余人,为企业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2009年到2011年,他负责的案件连续3年起诉率均为100%。他先后6次受到部队嘉奖,10次受到焦作市公安局、阳城派出所、中站派出所的表彰。
家属亲属:他是个工作狂,是家里徒有虚名的顶梁柱
1963年8月,王军干出生在示范区阳庙镇沙丘铺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残疾,母亲身体不好,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但由于他懂事负责,成了兄弟四人之中的主心骨、贫困家庭的顶梁柱。
1989年,王军干从部队转业后,分配到焦煤公司工作。2003年11月,在“企业公安机构改革”考试过程中,王军干凭着自己过硬的法律素质,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公安队伍,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向往已久的人民警察。
“穿上警服的那天,回到家里,他左右照着镜子,那个兴奋劲儿就甭提了。他还说,有时间穿上警服,去补一张婚纱照。谁知,穿上了警服,他就把自己‘卖’给了公安队伍......”谈到突然离去的丈夫,王军干的妻子王爱香沉浸在无比的痛苦之中。
王爱香说,军干是个孝子,刚到焦煤公司工作时,每月工资只有将近300元,他每月都要拿出100元钱补贴给老人,这么多年从没间断过。为了照顾年迈体弱的父母,不管盛夏还是严冬,他都会抽空骑车几十公里回老家看望父母。当上警察后,他没空回家,都是打电话询问,有一次,亲眼看着他边给老人捏脚边掉眼泪。
王爱香没有正式工作,身体也不好,孩子又正在上学,一家人全靠王军干的工资生活。
2007年冬天,王爱香突然胃病发作,疼痛难忍,是邻居发现后及时把她送到了医院救治。当王军干匆忙赶到医院时,单位又打来电话,他只安慰了一下妻子就匆忙返回了单位。“俺姐几次动手术,军干哥陪伴的天数屈指可数,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们姐妹几个照顾的,他对工作的热情远远超过对这个家。”王爱香的妹妹王爱枝说,“听俺姐说,一次军干哥开车在街上碰见了回家的女儿,他都不舍得送一送。前段时间女儿要到西安考研,他把女儿送到西安后,就匆匆地回到了工作岗位,连陪陪女儿的时间都没有。”
王军干对父母妻女有太多的亏欠,可是对工作,他却不想有亏欠,即使自己生病也不愿在家在医院多呆一天。刚穿上警服那一年,他得了肛瘘,医生建议尽快做手术,可他一直以工作忙为由拖了两年。两年间,他靠着护垫撑着身体在工作。由于手术错过了最佳时机,待到手术时又发现了肠穿孔,不得不在两个星期后再次动手术。伤口仅恢复了一周,他就又去上班了。2004年,他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疼得浑身湿透不能动弹,医生建议手术,可他说,手术耽误时间,恢复慢,仅进行了物理疗法,病情稍微好转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这么多年了,无论出差还是加班,他都会经常打个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知道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有什么事也就不指靠他。可他,咋会就这样走了呢……”王爱香哽咽着说。
7月18日,当听到儿子军干牺牲的消息后,两位老人悲痛欲绝,硬要拖着病残的身体到焦作再看儿子一眼。当看到儿子身着警服,安祥地躺着,再也不能睁开眼睛叫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