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定点医院的授牌、一项科研项目获得吴阶平医学基金立项资助……最近,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妇产科团队被推到聚光灯下,成为我市医疗界关注的焦点。而这支由清一色女性组成的“娘子军”,已连续两次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这支由41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妇产科团队,缘何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记者近日来到该科采访时寻找出了答案:因为有爱。
因为有爱,她们让女患者保全了子宫
异常子宫出血是困扰妇女的常见病,传统的医治方法是用药物治疗和施行诊断性刮宫,对久治无效的则进行子宫切除。据统计,我国大约有20%的妇女患有异常子宫出血,每年有近百万名妇女子宫被切除。子宫切除治疗此病虽然较为彻底,但术后常常伴有卵巢早衰、更年期提前、心理障碍等远期合并症。
该院妇产科团队负责人王远菊告诉记者,她永远都忘不了大学期间的一次实习经历。一位妇女产后出血危及生命,医生建议患者立即切除子宫。病人的丈夫蹲在墙角闷头抽烟:“不能切子宫,切了子宫还算女人吗?”“命要紧还是子宫要紧?”最后这名男子流着泪在手术单上签了字。这位妇女的命虽保住了,但这件事对在场的王远菊触动很大。
为了找到治疗这种病的最佳方案,王远菊和妇产科团队成员积极寻求治疗该病的信息和技术。经过翻阅资料,上网咨询、查证,她们终于寻求到保留子宫的好办法,并积极尝试在我市率先开展子宫动脉介入治疗产后出血,为很多年轻患者留住了子宫,使该科在该领域的治疗水平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因为有爱,她们让患者在手术中不再痛苦
为解除患者在手术中开大刀的痛苦,她们学习掌握了不需要开腹的腹腔镜手术后,又通过广泛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了利用女性天然自然腔道进行手术,这项手术是一种既无须开腹,也无须打孔,没有腹部创伤和疤痕,能保持皮肤完整性的手术。这项手术,就是迄今为止被医学界称为妇科临床上最前沿、最具有推广价值的手术——新阴式微创术。
2010年,她们采用这项手术,成功为一位患者剔除了12公分大的子宫肌瘤。此后,先后成功实施手术1000多例。而且,她们对这项手术进行了改良,率先在全市对该手术适应症的范围进行了拓展。目前,她们采用这项手术,不仅可以通过新阴式微创术做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还可以做卵巢肿瘤切除术、附件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等。
据了解,由于新阴式微创术住院时间短,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医疗费用低等诸多特点,再加上手术过程比较麻烦,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在妇产科患者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许多医院都不愿意费时、费力开展这样的手术。
现如今,此项手术已经成为该院妇产科的品牌项目,受到了女患者的好评。
因为有爱,她们让女性远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女性只要咳嗽、大笑,就会有漏尿现象。还有一部分女性因为阴道松弛,影响夫妻生活质量。其实,这些都属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45%已婚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特别是被医生们称为尿失禁的漏尿现象,因其严重影响女性的社会活动,也被形象地称为“社交癌症”。
为了让女性远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困扰,2010年,她们在我市率先开展盆底康复技术,凭借高科技的生物反馈技术,精确客观地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纤维受损类型,制订出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采用不同频率、能量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神经肌肉,增加盆底肌肉的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经过无创无痛、轻松愉快的治疗,不仅增强了阴道的紧缩度,提高了生活质量,还有利于预防、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病症的发生,让不少女性重拾自信。
而且,她们还对有代表性240例盆底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产后盆底训练对预防女性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研究》科研成果。专家们认定,该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如今,作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的全国唯一一家企业医院盆底康复治疗中心,她们肩负的使命神圣又艰巨。有着创新思维的她们,一直很努力,想方设法让女性预防和治疗此病。比如,她们将瑜伽引入到医院,让产后的妈妈们不仅形体得到了恢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与患者心贴心,与疾病作斗争,她们用爱谱写了一曲曲救死扶伤的赞歌。她们无愧于“青年文明号”这个光荣的称号。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