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连斯斯)焦煤集团节约能手刘金玉的报道在本报和《中国煤炭报》刊登之后,在焦煤集团内部引起了强烈反响。该集团各单位、各部室在深入学习刘金玉“抠门儿精神”的基础上,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务实高效的管理助力企业在煤炭市场的寒流中逆势发展。
焦煤集团所属各生产矿井积极行动起来,以学习刘金玉先进事迹为契机,大力推进提质增效工作。赵固一矿通过“评一评、说一说、做一做”三步走,让刘金玉精神转化成员工的实际行动。“评一评”就是让员工评价一下刘金玉的行为到底“抠不抠”,学习他不图名利、以无私奉献的情怀为企业节省每一分钱的可贵精神。“说一说”就是要求全矿各单位根据专业实际,说一下各自制订的修旧利废工作计划以及打算全年为企业节约多少资金。“做一做”就是付诸行动,严格考核每月提质增效、修旧利废的成果,真正与工资收入挂钩。赵固二矿从宣传引导入手,利用广播、电视、OA网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向刘金玉学习,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认真践行勤俭办企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该矿持续开展提质增效工作,对人力资源结构和薪酬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提高全员出勤率和工效,并加强原煤质量管理,努力提高发热量和块煤率;强化材料管控,坚持“能复用不发新、能自修不外委、能修复不采购”的原则,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力度,鼓励区队使用修复的旧材料,以低成本投入换取原煤高产出。此外,该矿还加强对各种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大力压缩会务费、招待费等非生产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和资金用到矿井安全生产和维护员工切身利益上。鑫珠春公司在深入开展学习刘金玉精神活动中,突出抓好四项工作:一是立足矿井生产经营实际,积极开展“节支降耗你我他”宣讲活动,到井口、区队大力宣传刘金玉先进事迹,增强一线员工的成本意识;二是完善节约成本管理实施细则,根据采掘工作面生产计划及作业规程要求,对各类设备、材料逐一详细统计,分类管理,严格考核;三是以内部市场化为核心,强化成本管控,加强周转材料管理,并对新投入的电缆钩、支护用品等附件全部实行建账管理,加大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力度;四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对商品煤仓进行调整,解决高硫块煤积压的问题,并在配煤上加大矸石、煤泥、脏杂煤的粉碎及配比力度,使之全部升级为合格的四级末煤,提升经营效益。
各非煤单位也将学习刘金玉精神与企业提质增效工作结合起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鑫隆公司为将刘金玉精神学深学透,专门组织企管部、供销部及设备厂有关工作人员,到九里山矿“刘金玉修旧利废班”进行参观学习,并积极将学习成果运用到生产的方方面面。在节支降耗工作中,该公司将生产矿用硬支护产品产生的U钢料头,加工成蝶形锚索托盘和连接板,在增加企业利润的同时,也降低了矿井单位材料成本的投入。为了将公司的边角废料“吃干榨净”,该公司瞄准市场需求,开发了高铬钢球项目。该项目利用闲置聚钢炉将边角废料全部转化成产品,为企业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公司在将企业废料充分利用的同时,还通过利用设备和技术上的优势,将回收废弃的边角料加工成不同规格的U形钢棚、连接板、前探梁卡等优质产品,真正实现了废料不废。该公司电冶分公司在认真组织学习刘金玉先进事迹的基础上,按照“三到位”要求,做实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计划分工到位。根据企业生产运行、经营管理情况,由各部门根据责任分工,制订提质增效、修旧利废工作计划,组织企管、生产技术等部门人员,深入现场调查了解项目可行性,确保修旧利废项目规范开展。二是管理考核到位。从项目的申报、审核、评比、推荐等方面修改完善《修旧利废管理考核制度》,每月针对各部门上报的修旧利废项目,深入现场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择优进行表彰奖励。三是科技创新到位。将科技创新融入提质增效、修旧利废工作的各个环节,鼓励员工积极进行科技攻关,为修旧利废工作深入开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