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温泉镇有个觉世头村,这村儿是全市树立的建设美丽乡村的样板。8月6日,记者随“美丽乡村建设在行动”报道组到这村儿采访,没看到特别的亮点,却意外发现了几件“新鲜事儿”,件件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门前花池种瓜菜
门前屋后,栽花种树,是许多农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最常见的一景。
在觉世头村采访,一种奇特的现象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家家户户门前统一标准修建的花池,清一色变成了整洁、整齐的农家菜园。红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绿色的青菜、长长的豆角,使家家户户富有生气,条条大街焕发出勃勃生机。置身于景色如画的“五彩长廊”,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这四条“五彩长廊”,是觉世头村今年投资160万元重新硬化的,由早先的三米宽,扩展到六米宽,记者一看便知,这是一项立足长远的高标准工程。
早在硬化前,村两委动员全村群众齐参战,大干一个月,把农户门前的垃圾、杂物和私搭乱建的小房一点不留,清理得干干净净。在道路硬化时,该村按设计规划,在每户门前与主街道之间用砖块垒砌、水泥挂面,统一标准,根据各家门前空地大小,修建了宽度一样、面积不等的花池。
这些用于绿化美化村容村貌的花池,是栽花,还是种树?村两委会干部与群众商量后,决定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不种花草种瓜菜,既能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又能变地为宝,解决农民的吃菜问题。
记者在村民陈秀君家门前采访时看到,门前干干净净,11平方米大的菜园子里种了长豆角、茄子、大葱、韭菜等蔬菜,满眼绿油油,没有杂草和杂物。她说:“这个菜园子基本可以供应俺家五口人吃菜了,既美化了环境,又能省下不少菜钱。”
“一看见这满眼绿油油的菜,心情就好极了!”今年60多岁的村民牛治中说,“过去,家家户户门前都是垃圾堆,破破烂烂没人管。如今,门前修成菜园后,生态变好了,空气新鲜了,闲来没事还能在菜园子里健健身,别提多高兴了。”
“门前种菜不会影响卫生吗?”记者担心地问。老牛说:“家家户户实行三包:一包前门整洁、干净;二包门前垃圾清理;三包每天把垃圾送到转运点,每三天由县环卫队拉走处理。
感言:花池变菜园,收到了绿化、美化、净化的效果,还收获了果实、健康和好心情。应该为觉世头村从村情民意出发搞建设点一个赞。
厕在院内池在外
在村民郑南方装修一新的院子外,挨着菜园、紧贴街道有一块1.5平方米大的预制板,严严实实地扣在一个洞口上。
“这个预制板是干什么用的?”记者不解地问。
“盖厕所粪池的。”郑南方笑着说,“厕所在院子里,两米多深的粪池在院子外,池子满了就拉走上地肥田。用盖板封死好处很多,既卫生、干净,又消灭了苍蝇、蚊子,更消除了厕所臭味。”记者在大街上来回走了几趟,满大街竟闻不到一点臭味。
觉世头村在今年重新硬化街道时,从长计议,综合整治,组织群众把临街厕所全部移进了院子里,实行三格化粪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彻底解决了农户门前建厕所的老大难问题,使街道变得更整洁了,也避免了今天修、明天挖,劳民伤财现象的发生。
“以前,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到处乱飞,臭气熏天。现在不一样了,大街上干干净净,没有蚊蝇和臭味了。”郑南方说。
感言:觉世头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综合整治,着眼长远,其远见卓识的规划与建设值得称道。
生活废水地管排
用明沟或暗沟排放农村生活废水,是许多村普遍采用的方法。
在觉世头村采访,记者看不到一条排放生活废水的明沟、或盖板的暗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扬德说:“在这次大规模街道拓宽改造中,我村按照能用50年的标准敷设了地下排水管网,实现了生活废水、雨水分流排放。主要街道的地埋管道直径达1米,一次到位,以后再也不用修修补补了。”
在村子中央,有不少村民正在硬化、美化一新的文化广场上健身。经了解,没有改造前,文化广场周边和街道两边都是尺把深的臭水沟,一到夏天,蚊蝇满天飞,蛆虫到处爬,臭味刺鼻,一遇下雨天,满大街污水横流。实行污水、雨水入管排放后,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彻底根治。
感言:为应付检查评比搞“面子工程”,是不少农村整治环境卫生存在的通病。觉世头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标本兼治,不应付、不对付,没有了劳民伤财,有的是民生福利,这种打基础、重长远的务实精神值得倡导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