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龙卿)8月7日是末伏的第一天,7时许,冒雨前来贴敷的市民就在市中医院呼吸科、针灸科、儿科的诊室外排起了长队。为方便患者贴敷,这3个科室的医护人员不到7时就来到科室作准备。据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每伏的第一天贴敷人数最多,为保证患者能享受到有序优质的医疗服务, 该院领导提前部署,从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和配备,并要求有关科室的医护人员提前上岗,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采访中,今年58岁的王长兴告诉记者,他患有气管炎多年,冬季经常咳嗽,并感到闷气。去年夏天,他在呼吸科进行穴位贴敷后,到了冬季,咳嗽、闷气等症状减轻了不少,于是今年继续来该科接受冬病夏治。据该院儿科副主任杨定宪介绍,今年冬病夏治的患儿人数比去年明显增多,主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等病症。
“由于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出来。一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医院进行冬病夏治的患者在没有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就放弃了继续治疗,使疾病迁延难愈,这是不可取的。一般情况下应该连续治疗3年,如果错过了每伏的首日,延迟几天也不会影响治疗效果。只有坚持按疗程进行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状态,对祛除病邪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此外,虽然立秋过后气温有所下降,但三伏天仍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大家要抓紧时间进行治疗,从而巩固疗效。”该院针灸科负责人提醒。
立秋过后,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在生活习惯上仍应注意,要做到治养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比如,少吃冷饮。冷饮不仅可伤及脾胃阳气,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另一方面,冷饮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向外发散时困难,影响治疗效果。清淡饮食。饮食应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不宜过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睡眠充足。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紧张的神经得到调整,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此外,平和乐观的情绪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一种最佳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