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珂
本报通讯员 贾成义 李志强
7月25日,一场特殊的涉诉信访案在沁阳市法院开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信访案件不是单纯的双方对峙,而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信访局工作人员、群众代表等一起听证、评议。
“维权,得依法维权。虽然你去上访事出有因,但你采取的方式不对,不该和他人聚集到国家禁止信访的区域进行信访活动。”沁阳市政协委员丁同意说。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可非议,但不能用违法的方式,更不能损害公共利益。”沁阳市人大代表张大燕说。
在对案件进行充分了解后,代表、委员以及其他人士纷纷对上访者进行劝说,这个上访了七八年的老上访户终于表示不再上访。
这是我市两级法院开展涉诉信访案件集中处理活动中的一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士全程听证,对案件起到了监督作用,促进了司法公正。
不仅在涉诉信访案件集中处理活动中有代表、委员参加,“雷霆行动”、基层矛盾化解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三留守”案件审理、“农民工宣传月”等活动,都有代表、委员参加。
“依托今年开展的‘司法公开年’活动,我们采取了多项举措,增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络,进一步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希望通过民主监督提升司法水平,确保司法公正。”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玉杰说。
代表委员“挑刺”
推动工作上台阶
要想让工作有新的提高,就要敢于直面问题,认真接受监督。为此,我市两级法院特地开展了“代表与法官面对面”活动以及“接受政协派驻民主监督员”活动。
“面对面”活动,由各级人大代表与两级法院的院长、庭长、法官结成对子,通过面见、电话、短信等形式,及时进行沟通。“政协派驻民主监督员”活动则通过邀请民主监督员旁听庭审、听证,随时接受民主监督员监督,对民主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工作中积极整改落实,并通过手机报的形式,及时公开法院工作的重要信息,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6月25日,市中级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到法院,虚心听取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建议基层法院加强与人民调解组织、村委会的沟通,大力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法院审理案件,尤其是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等案件,应该结合村风民俗、村规民约,注重社会效果,避免机械办案。”市政协委员齐永安说。
不仅如此,市中级法院各级领导还走出法院,到基层倾听代表的声音。7月2日,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乔国立来到修武县法院,与10名人大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法院应提高办案效率,缩短执行周期和办案周期,保护困难群体利益,弘扬正能量。同时,希望法院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执行效率。”市人大代表梁立新提出建议。
截至目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向法院提出200余条意见和建议,法院也积极地回复、采纳、整改。
旁听庭审制度
让司法透明、公正
6月20日,三起涉及职务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减刑案件在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该院首次对“三类犯罪”(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减刑案件进行网上视频直播。
当天,代表、委员也应邀来到现场,不仅旁听了案件的审理过程,还对庭前准备、审判程序、法官驾驭庭审能力、法官仪表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过去,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过程不为外界所知,公开性、透明度不高,这种近乎封闭的审理方式,往往被公众怀疑有‘暗箱操作’的可能。通过代表、委员旁听庭审案件,让大家了解其中的程序,对审判起到了监督作用,让案件审理更加透明、公正。”市政协委员卫静说。
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集中旁听庭审案件,见证执行制度,既增加了案件透明度,也增加了司法公信度。另外,在基层矛盾化解与法制宣传活动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方便代表、委员联络,提升法院联络工作水平,近日,市中级法院还成立了督查联络科,促进我市法院庭审工作更加公平、公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