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煤炭报记者刘耀平、王扬、李庆伟 通讯员冯华、王一凤)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焦煤公司九里山矿节约能手刘金玉的事迹在《焦作日报》和《中国煤炭报》刊发后,在中原大地各个矿区产生强烈反响。连日来,一个“学习刘金玉,携手渡难关”的活动在中原矿区蓬勃展开。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祥恩:刘金玉的事迹非常突出、感人。我们全集团要掀起一个学习热潮,学习他的精神,推广他的经验,把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作为切入点,引导职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入手,人人勤俭节约、增收节支,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
《焦煤视窗》记者连斯斯:焦煤公司迅速掀起了学习刘金玉的热潮。各矿有各矿的做法。比如,赵固一矿通过“评一评、说一说、做一做”三步走的方法,让刘金玉精神转化成每个职工的实际行动。“评一评”就是让员工评价一下刘金玉的“老抠儿”行为到底图什么;“说一说”就是要求各单位说一下各自制订的修旧利废、勤俭节约的工作计划,以及全年为企业节约资金的打算;“做一做”就是以刘金玉为榜样,严格考核每月提质增效、修旧利废的成果,真正与工资收入挂钩。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四矿节约能手杨伟丽:刘金玉26年如一日,勤俭节约不放松,让我打心眼儿里敬佩。我们班组是维修煤矿小型防爆设备的,每天都与4毫米至10毫米的小配件打交道。配件小,掉了不屑捡,大家只是一味拿新的用,这就是浪费。今后我们组的12名姐妹也要像刘金玉师傅那样,自觉从点滴入手节能降耗。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杨河煤业公司技术革新能手、维修队队长杨付征:原以为我们算是勤俭节约的先进了,看了刘金玉的事迹,觉得很惭愧,我们与刘师傅的差距还不小。特别是他说的“今天的困难是暂时的,越是困难我们越要艰苦奋斗”,很给力!作为一队之长,我要带领全队向刘金玉师傅学习,从一颗螺丝钉做起,以矿为家、勤俭持家。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宣传部长刘益:大伙儿感触最深的是,刘金玉能26年坚守在修旧利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把煤矿当成自己家,能节约一点是一点,而且不图名不图利,只图降低材料费支出。现在煤矿经营不景气,尤其需要刘金玉这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我们煤矿需要成千上万个刘金玉这样的典型。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煤公司中泰矿业钻探队材料员王根群:以前,我作为材料员,认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就是领取和发放材料,虽然有时候也对一些废旧材料进行修修补补,但对材料的下落和回收真没上过心。这段时间,矿上组织我们学习刘金玉的事迹,我才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好的材料员不光只会领取和发放材料,还要会修补、会算账,精打细算过日子。现在我们也像刘金玉那样,把以前回收的废旧螺丝全部进行了浸泡除锈再利用;对焊接物料箱也都做到裁割精确,留下的边角废料也收集起来,另作他用。①5
刘金玉事迹报道专题研讨会发言摘要
详见今日本报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