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喜欢批发雪糕、冰激凌放在冰箱里储存起来慢慢享用,然而,很多市民并不知道,雪糕、冰激凌也是有保质期的。近几天,记者调查了解到,市面上的雪糕、冰激凌中还有去年的陈货,保质期有的12个月,有的18个月,有的甚至是2年。
记者走访城区超市和冷饮销售店,看到不少顾客打开冰柜后,找到自己喜欢的雪糕便直接付账购买,拆开包装便吃,而对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不关注。在一家大型超市,长长的冰柜里放着雀巢、蒙牛、八喜等各种品牌的雪糕、冰激凌,袋上标注的生产日期大都是今年的五六月份,最早的是3月份。蒙牛、伊利等各种口味的雪糕保质期大都是18个月或12个月,而八喜冰激凌的保质期则为24个月。记者随手从冰柜里拿起一盒八喜冰激凌,发现生产日期为2013年7月19日,保质期为24个月。
“你放心吃就行,这冰激凌一直在冰箱里放着,里面那么凉,肯定坏不了,还有1年才到保质期,没事的。”超市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市民在挑选雪糕、冰激凌时,一般不会像挑选牛奶或酸奶等食品那样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是注重挑选自己喜欢的品牌和口味。大部分人都觉得,雪糕、冰激凌都是在冰箱或者冰柜中冷冻,只要没化,一般不存在变质问题。
“我从来没有注意过保质期。这么大的超市每天有这么多人来买,不会有去年的产品,肯定都是新货吧?”正在新华街一家超市购买雪糕的顾女士疑惑地对记者说。
家住锦祥花园小区的郝女士告诉记者,她在楼下的小商店批发了一些雪糕放在冰箱里。孩子回来后就拿出一支雪糕吃,当时感觉雪糕溶化得特别快,她也没在意,只是让孩子快点吃完。结果一个小时后,孩子就开始腹泻了。她找到雪糕包装袋一看生产日期是去年的。她就去找楼下小商店说事,店主以雪糕仍在保质期内为由,不理会郝女士的诉求,最后就不了了之。
记者联系了某品牌雪糕的客服,对方表示,只要产品在保质期内,而且存储条件达到-22℃以下,那就可以放心食用。对于保质期长短不一的情况,该客服说,不同的雪糕或冰激凌用的原材料不同,有些原材料是奶制品,有些原材料是冰制品,生产出来的雪糕或冰激凌保质期肯定不一样。保质期是经过有关部门测算的,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并不是凭空规定的,消费者可以完全放心。
市消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现行冷饮行业标准中,也未提及关于雪糕、冰激凌保质期方面的规定。目前只能由生产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来确定,并通过相关部门备案。产品在流通时,企业只要保证产品保质期内的质量就可以,一旦出现问题,将由企业负责。
该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雪糕、冰激凌时,最好看一下生产日期、保质期,尽量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生产日期最近的产品,不要选购变形、塌陷、未打开包装袋却已经在溶化的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