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向阳
“虽然脱下军装已有20多年,但我始终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兵。”7月29日晚,河南省第四届优秀复转军人颁奖晚会结束后,武陟县电业局局长孙宏伟向笔者坦露了当选河南省十大优秀复转军人的心声,“好的作风,让我受益一生。”
主动作为受肯定
1990年,复员转业进入焦作供电公司工作的孙宏伟,从一名普通检修工逐步成长为县级供电企业的负责人。2011年4月,孙宏伟从沁阳市电业局局长调任武陟县电业局局长。
2012年7月,110千伏陟古线的铁塔刚建好,孙宏伟就接到通知:“S104省道规划过境,其中7基铁塔得挪走。”“几百万元的工程就这么‘打水漂了?古槐变若不能如期投运,产业集聚区的用电咋保证?”孙宏伟立即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情况。最终,县里协调修改了道路规划,7基铁塔保住了。
“县域经济要发展,没有路不行,没有电更不行,关注电力也是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营造环境。”武陟县主管电力的副县长张戊己说,“我们县之所以对电力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最重要的是电力职工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主动作为。”
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孙宏伟带领广大职工先后完成了92项35千伏及以上变电技改、大修工程,292项35千伏及以下网改工程,使电网供电能力提升60%,为县域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武陟县产业集聚区以第二名的好成绩入选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
心中念着老百姓
到武陟县任职后的第一个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孙宏伟到乡村调研迎峰度冬情况,一名农电工向他介绍:“我管这一片。”话音未落,孙宏伟的脸色就沉了下来,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为群众服务的,怎么能说是管呢?定位定不好,服务就难搞,‘你用电,我用心’不能只当成口号挂起来。”
“电压低得空调都用不了,还来看个啥。”采访中,孙宏伟向笔者重复了他到农村调研时,一位老乡对他说的话。孙宏伟坦言:“老乡的话是不好听,但是真心话,仔细想想,其实群众的要求并不高,无非就是用好电、不停电、用电安全。”
如何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用电问题?“农电工生长在农村,最了解农村配网的软肋。”抱着这样的想法,孙宏伟每走到一处,都会向农电工征求电网改造意见。通过几年的农网改造,武陟县变电故障率和线路接地跳闸次数分别下降80%和45%,配电变压器实现30个月零烧损。但是,仅让群众用好电还不够,孙宏伟还创新方式引导群众安全用电。
该局安监部主任安转运告诉笔者:“我们连续3年开展‘送安全电影下乡’活动,在367个行政村进行巡回放映,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用电氛围。”据了解,孙宏伟提出的这一做法在武陟县试水后,不仅受到了群众的好评,还引起了省电力公司的关注,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在武陟县工作的3年时间里,孙宏伟不仅把这个供电业绩排名靠后的县打造成河南省B类新农村电气化县,把武陟县电业局领进了河南省科技进步先进县供电企业的行列,还增强了职工的感恩意识,树立了责任央企的形象。此外,由他组织职工成立的“电业慈善光明基金”,截至目前已捐助贫困学生、特困家庭20多万元,让1442人从中受益。
“我曾经是个兵,现在还是兵,一个保国家,一个保供电,宗旨没有变,都是服务老百姓。”谈起这么多年的坚守,孙宏伟不无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