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市教育局召开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群众评议会
践行新教育实验 编织解放教育梦想
薛志芳:心怀希望 助力师生成长
马村区举办教育系统管理干部 暨骨干教师培训会
专家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中国教育的“牛鼻子”
开展民办教育“回头看”活动
图片新闻
点亮自己 照亮他人
全力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薛志芳:心怀希望 助力师生成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2011~2012学年下学期全市质量检测中,在全市200多所初中排列第十一名;201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被修武一中录取人数达到235人,绝对升学人数和升学率居全县第一……这不断攀升的数字是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闪亮的荣耀。

  缔造一所远近闻名的区域名校,成绩背后离不开这所学校的掌舵人薛志芳,一连串的荣誉背后不知凝聚了他多少的汗水和辛劳。

  在薛志芳的博客上有这样一段话:“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师、对学生,都要心怀一分希望,永远不要放弃甚至漠视他们。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生命从来不会拒绝成长,生命从来都是在努力生长。”2008年,薛志芳担任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校长之初,就把这样的理念贯穿于自己的工作中。

  建校之初,他就明确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思想。为着重培养教师人才,他积极打造“三个一”工程,即“每天一语”,在每个工作日,他利用校讯通短信平台发送一个与教育有关的经典论述或观点,让教育智慧润泽教师心灵;“每周一文”,每周他都要精选一篇教育类文章,在周一印发给全体老师,让老师们与多种教育思想碰撞;“每期一书”,每一学期,他都会精选一本教育专著,免费赠送给全体教职员工,让大家共读、共研、共提高。同时,他还在教师中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漂流的图书有《理想丰满》《第五项修炼》等。为深度推进教师的读和写,他还组织老师们成立了“四棵柳读书沙龙”,倡导老师们天天读书、周周写作。在他的积极倡导下,该校老师在校讯通博客上共发表博文1万多篇,5人被河南省校讯通网站评为“教师博腕”。

  在教学方面,薛志芳同样有着独树一帜的见解。在抓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他和老师们一起研发出了许多卓越的课程。由他编制的“国旗下经典诵读”“天天成长课”“阅读课”“名家有约”“午后一首英语歌”等课程,在当地区域中学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众多课程后得到个性发展,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从建校之初,薛志芳就开始实施“完美教室”项目,通过“敲响生命的共鸣”“激起心灵的对话”“酿造成长的课程”“创造完整的生活”等一系列全新的教育生活形式,为广大学生创造了一个个性化的成长时空。在这个生命时空中,师生共同编织诗意生活,书写生命传奇,诞生出了“竹节轩”“蜗牛居”“快乐经纬”“疏香班”等一系列在全市乃至全国都知名的“完美教室”。

  2012年7月,在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二届研讨会上,该校“竹节轩”入选2009~2012学年新教育实验全国“十佳教室”,并得到了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的创始人朱永新教授的高度评价。

  超常的付出,辛勤的汗水,带来丰硕的收获。一连串的荣誉,记录下了薛志芳坚实的脚印: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个人、河南省教育宣传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校讯通十大风云博主、焦作市优秀共产党员、焦作市优秀校长、焦作市优秀青年榜样,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时报》等报刊发表教研论文50余篇。2014年2月,由薛志芳任副主编,以该校教师为主创团队的《中学学校仪式设计16例》,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报记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