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极神韵大师路
图片新闻
为“手机依赖症”开药方
“地沟油上天”功德无量
明十三陵棺床上祈福钱币成堆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8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明十三陵棺床上祈福钱币成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近日,有媒体曝出“十三陵地宫内祈福钱币成堆无人清理”。对此,景区管理部门表示,每天都会进行清扫集中,游客向陵墓棺床投币祈福相关图片是因最近暑期游客多。每次收集、清点时武警、安保、财务等部门的人员同时参与,有专人签字。

  【观点1+1】

  @在下小鲁:善心需要呵护,才能更好地传播。面对增多的游客和祈福钱币,管理部门理应有相关预案,而不是在出现问题之后才站出来解释原因。同时,游客也要理性祈福,改变陈旧的祈福方式,内心虔诚、日行一善等都是更好的祈福方法。文明祈福,需要从你我做起。

  @清涩的流年沙:祈福本无可厚非,但应注意方式方法,应文明祈福,尊重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也应注意尊重逝者。相关部门应尽到职责,不能将游客多作为发生不文明现象的借口;作为游客本身,也应注意自己的行为,在祈福的同时不可破坏文物。

  @王淳在豫:祈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焦作的各大景点也有许多祈福的游客。对待这个问题要辩证地分析:一方面,有关管理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比如设立祈福箱或专门的祈福区域,并加强工作人员对游客的引导等;另一方面,游客也要做到文明祈福,别让我们的祈福行为大煞风景。

  @吴家小娘子21: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记得有一次在缝山公园山下的一座庙里,工作人员告诉我,向古钟投币可以保平安,而且声音越响效果越好。我还向他们换了好多零钱用以祈福!

  @Smilence尧:投币祈福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是要对游客们进行科学引导,在不破坏文物的情况下,设置祈福场所或者设施!此举“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呢?

  @嘿-冬小云:投币祈福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但我更好奇的是,他们投的钱币都被清理收集到哪里了?这些钱都做什么用了?

  @夜间列车:一个愿投,一个愿收,大家无须过度解读和吐槽。如果景区管理部门能够把这些祈福的钱币捐给慈善机构,用于福行善举,则善莫大焉。

  @金卫www:古往今来,在寺庙祈福寄托了人们对先人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行为的性质如今已经发生改变,文明和谐的祈福方式早已不知去向,而寺庙的铜臭味儿愈加浓重。谁的错?我想,该现象足以令国人深思。

  【下期话题】

  愿“个性奖金”引领“个性成长”

  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是国内首个以“关注个性、尊重个性、保护个性”为主题的民间奖学金。日前,由《新论语》总撰稿人、太平洋商学院院长严介和倡导并设立的“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2014年度颁奖典礼在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举行,这也是该奖学金首次花落内蒙古。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麻 酩 整理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