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剑
本报通讯员 张 宁
解放工业园区成立仅有两年时间。成立伊始,该园区即把为民服务、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当作头等大事。今年年初以来,该园区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紧紧抓住焦作市创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解放区“四区联建”的机遇,在真抓实干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所辖四村群众同心协力打造焦作市产城一体化示范窗口。
筑牢“地基中的钢筋”
“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在于打地基。农村工作是我们园区各项工作的基础。针对辖区个别村党组织存在的松松垮垮,缺乏凝聚力、战斗力现象,园区重点抓了农村干部基本能力的提高和规章制度的完善,真正筑牢‘地基中的钢筋’。”解放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王会来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园区党委组织辖区各村的村干部和全体党员,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观看《焦裕禄》电影等形式,深刻领会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该园区还不断创新学习方式,精彩地完成了一系列自选动作。
5月初,该园区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会议的一项内容是组织机关干部和园区四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到郭村观摩五条新修道路,直观学习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改变村容村貌的成果。在观摩现场,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松说:“俺村经济基础薄弱,村内道路多年失修,一到雨雪天气,群众出门十分不便。今年,园区领导积极向上级争取60万元资金,修好了五条路。看着五条宽敞平整的水泥路,乡亲们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干部的素质和工作水平,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该园区推行村干部轮岗轮训制度,计划用一年半时间,把辖区村干部轮训一遍。该园区规定,每位参加轮训的村干部都要在园区各科室培训三个月,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把严格遵守纪律、按规范管理、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带回村里去。针对农村“三资”管理问题,今年5月份,该园区还对四个村的报账员、会计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要求严格按照财务规定程序进行招投标、采购等,使村级财务、政务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公开。
通过各项创新举措,该园区四个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增强了为民服务意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园区各项事业迈上了蓬勃发展的轨道。
七一前夕,该园区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对园区在党建、党务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后庄村获得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表彰会上,后庄村党支部书记郭肖牛说:“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俺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大得很,今年村里新修了街道,新打了灌溉机井,改造了水网,村民对村干部更信任了。没说的,俺村的党员干部一定会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
群众心里亮堂
干部工作顺畅
7月初,该园区为修建崇德路而展开的新一轮征地工作正式开始。崇德路是该园区今年计划修建的四条道路之一,全长350米,规划宽度25米,占地13.15亩,涉及农户23户。为做好群众工作,顺利完成征地任务,该园区班子成员包村包户,利用中午、晚上休息时间及周末入户走访,与群众谈话交心,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动向,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8月10日,崇德路征地工作圆满结束,无一例纠纷事件发生。
“面对困难,不怕脑子没办法,就怕心里没群众。只要党员干部与群众心贴心,把思想工作做在前、矛盾纠纷化解在前,使群众愿意敞开心扉说心里话,就能在整个园区形成上下齐心、奋发进取、和谐稳定的发展氛围。一句话,只要群众心里亮堂,干部保准工作顺畅。”王会来说。
秉承务实为民的宗旨,该园区自2012年成立以来,就实行班子成员包村责任制和分包联系困难户责任制,要求班子成员定期走访联系户、困难户、矛盾纠纷户,每半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协调会,充分利用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集中处理了一批长年积案,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避免了矛盾激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近两年来,在该园区的征迁工作中发生了很多温暖的故事。有一位村民出车祸,园区积极为他联系医院、办理新农合手续,这位村民深受感动,很快签订了征地补偿协议;有一位村民娶了个外地妻子,女方带有一个女孩,由于户口没有办理,影响了孩子上学,园区帮助解决了女孩的户口和入学问题后,这位村民非常高兴地签订了征地补偿协议,在全村第一个领取了征地补偿款……
亲民、利民、爱民政策赢得了民心。2013年,该园区为建设巴罗科技智能机器人项目和修建中业路、正阳路、勤业路三条道路,需征迁214亩土地,涉及101户农户,结果征迁工作十分顺利,按照时间节点圆满完成。目前,巴罗科技智能机器人项目即将投产,正阳路等三条道路均提前建成通车。今年年初以来,该园区新河改造工程、沙河治理工程、焦晋高速两侧绿化等工作需征地250亩,涉及农户160余家,砍伐树木6600棵,种植各类树木11000余棵,均圆满完成了任务。
抓基础促招商
推动全面发展
在基层党支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该园区抓基础、促招商、带全局,全力投入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各项社会事业中。为招大商、招好商,该园区出台了土地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与市、区国土部门结合,对相关土地进行收储,为项目落地做好准备。同时,该园区进一步强化项目服务意识,选派专业人员协助项目方办理立项、规划、土地等各项手续,提出“两不一禁止”,即项目征地,客商不用与群众打交道,项目手续办理,客商不用与承办部门打交道,均由园区负责;禁止一切吃拿卡要和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为。在省重点项目——巴罗科技智能机器人项目规划中,由于相关政策调整,已经通过审批的规划需要修改,影响了厂区平面方案设计和土地出让手续办理。该园区了解情况后,派遣专人负责,积极与市规划部门沟通协调,并多次与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联系,协助项目办理土地手续。目前,该项目已经顺利完成了土地出让公示,即将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巴罗科技的项目负责人感慨地说:“解放工业园区真正做到了‘两不一禁止’,我们项目的征地和各项手续办理,都是在园区协助下完成的。在园区细致周到的服务中,我们看到了项目发展的美好前景,确信在这里落户是正确的选择!”
今年年初以来,该园区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三个,其中年产50万米预制直埋保温管项目、年产30万件精密薄壁零件项目已完成备案、环评及规划等前期手续办理,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工建设;崇德路、宏业路、神州路、慈恩路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预计10月1日四条道路全部建成通车;社区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手续,预计年底主体工程封顶。
建设“美丽村庄”
打造幸福家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园区统筹发展事关民生的各项社会事业,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改善辖区群众的居住环境。今年年初以来,该园区通过开展“美丽村庄”创建工作,对世纪路、焦武路两侧以及四个村内主要道路进行集中整治,筹集资金80余万元,清运乱堆乱放的生活建筑垃圾,拆除私搭乱建建筑,粉刷美化墙体,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完成灵泉陂、郭村、后庄三个村的水网改造工程,使3654人吃上了放心水;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资金近40万元,为灵泉陂村修了排水沟,为郭村修了五条道路,为后庄村新打了灌溉机井;完善道路配套设施,安装单臂LED路灯59盏,种植行道树870棵;为四个村的1800人办理了居民养老保险续费手续,共续费20余万元,参保率达95%;积极开展新农合筹资工作,目前参合群众共3741人,参合率达98%。
王会来说:“让干部‘带劲’,让群众‘得劲’,才能让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强劲’。接下来,工业园区将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认真梳理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整改到位,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活动对实际工作真正起到促进作用。我们要秉承‘务实为民清廉’的宗旨,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新型城市社区建设步伐,统筹发展各项民生事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协调统一、互融共促,全力打造产城融合一体化示范区和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平安有序、稳定和谐的美丽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