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修武县西村乡平顶窑村的山民遇到了让他们一筹莫展的事,该村的村民向外发帖求助:“我村大量的水果和高山有机蔬菜缺乏销路,水果和蔬菜有烂在地里的危险。”这一帖子发到网上后,立刻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记者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着急,8月15日下午,立刻在许多群和微信中转发了平顶窑村山民遇到困难的帖子,许多网友看到后决定自发组队前往平顶窑村。
8月17日8时许,我市20多位网友开5辆私家车组成的自驾车队从市区出发,来到平顶窑村,见到了青堆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高永贞和村党支部书记毋得胜等人。
“去年国庆节前后,我和几个朋友一同到平顶窑游玩,深深地被村里的美景所吸引。过去由于山高路远,果树缺乏管理,山货大都烂在山上,太可惜了。我非常看好农业产业开发,原来计划在新乡市承包5000亩地。今年年初,平顶窑村村干部找到我,希望我来这里共同开发。村民希望尽快脱贫致富,四处寻找出路的强烈愿望感染了我,我决定留下来。目前已经投资200多万元,整合了村里100亩山地,打造果品、蔬菜休闲采摘基地,想尽快把平顶窑变成‘花果山’。农业合作社种植的‘黑珍珠’是从南美引进的品种,按照绿色有机无公害标准进行种植。现在丰收了,销售却成了大问题。到10月份,要有10多万公斤蔬菜和水果成熟,看着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蔬菜要烂在地里,山上挂满枝头的水果卖不出去,我十分着急。”高永贞诉说了自己和村民的担忧。
毋得胜说,村里的梨树和蔬菜,因为地处海拔1000米的山区,昼夜温差大,所以口感好。近几年国家扶贫给了村里一些支持,村民们盼望着早点脱贫致富。好不容易引来资金,有了农业合作社,有了好产品,但是没想到,蔬菜、水果丰收了,却苦于销售难。
交流中,网友“知足”告诉高永贞:“我是搞营养研究的,刚才品尝了山上种植的西红柿,颜色和口感跟普通西红柿不同,雪梨酥甜脆。建议合作社在焦作设一个销售窗口,吸引一些酒店等到这里订购,还可以组织开展市民喜欢的采摘观光活动。”
“我对合作社的前景很看好,西红柿的品质像水果,应该把这里的西红柿当水果卖。我们都做你的‘娘家人’,支持你,帮助你。”企业家赵凤祯说。
一家公司老总武云谈了自己的思路:“我们合作将平顶窑的果蔬通过公司销售网络进行‘订单式’销售,一旦打开销售渠道,将会供不应求。”
“合作社要尽快组建营销团队、技术团队、宣传策划团队,建议和搞生态农业的专业人士进行接触,邀请他们进行指导。”网友“轻松”也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有了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对打开市场更有信心了。谢谢你们。”高永贞说。
有想为山民解忧的市民请联系记者,电话13938166292。
上图为网友在挂满枝头的梨树下欢乐采摘。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