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居民反映强烈的设置车棚、整修道路、安装摄像头这些问题,在居民议事会的协调下都得到了解决,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日前,说起解放区焦南街道亚细亚小区的美丽楼院建设,居民张大力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像亚细亚小区这样的变化,在解放区绝不是个例。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深化社区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造优美生活环境的具体实践,解放区于今年5月份全面启动了美丽楼院创建活动,取得了居民参与度高和居民满意度高的“双高”效果。
“美丽初衷”: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如何更好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在取得“2013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成果”的基础上,使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再提升?
风起于青萍之末。面对摆在解放区面前的一个个问号,该区区委书记原永宏给出了响亮的回答:“三公经费”做“减法”,民生支出做“加法”,以美丽楼院建设为重点,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两改善、三提升”是该区美丽楼院的创建目标,即改善居民楼院的管理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公众安全感;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提升解放区的良好形象。
同时,该区决定每年投入不少于500万元,通过政府引导,推动楼院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建立居民自治长效管理机制。
“创建美丽楼院,就是要在‘品味和谐之美、彰显平安之美、打造环境之美、体现人文之美’上下功夫。”该区七百间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建军说。
围绕“一类楼院抓动员引领;二类楼院抓规范提升;三类楼院抓整治完善”的原则,该区将428个建制楼院分类推进,坚持“一院一策”,逐一制订创建方案。
“美丽行动”:众人拾柴火焰高
张增枝、闪贵劲、张金双、陶红旗、张菊萍,他们原本是焦南街道朝阳小区的普通居民。4家物业公司先后从小区撤出后,他们当选为居民议事会成员,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彻底解决了集中供暖、治安防控、小区绿化等问题。
无独有偶。在民生街道,液压3号楼院一直没有通天然气,通过居民议事会协调,居民用上了天然气;通过学苑社区居民议事会协调,河南理工大学投入200万元对小区的楼房进行了装饰粉刷。
大家的事情大家议、大家管、大家办,一股又一股的服务热情在解放区被点燃,上白作街道河阳新村居民议事会,发动居民自筹资金8000余元;新华街道五十间楼院居民议事会,组织网格员、退休老党员开展义务服务活动……
有着社区建设“土专家”之称的该区社区办负责人李全忠说,居民议事会确实发挥了作用,真正实现了居民参与、居民自治,这也是社区建设的主方向和“源动力”。
目前,全区已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楼院有19个,成立居民议事会的楼院有128个,为美丽楼院创建增添了活力与动力。
上下齐动,众人合奏,解放区建立的领导分包、部门指导、街道联动、群众参与推进机制,共同奏响了一曲“美丽楼院建设大合唱”。目前,该区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先后两次共拿出200余万元对37个居民楼院进行了奖励。
“美丽解放人”:无私奉献在街头巷尾
李玉凤天生一副热心肠,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华园中区的居民没人不认识她。今年6月,华园中区成立居民议事会,她高票当选主任。在她的带领下,议事会一帮人清理垃圾、刮小广告、修花拔草,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楼院建围墙和大门要花钱,她带头捐款,居民也纷纷捐款,两天时间就募捐3000多元。
焦南街道友谊路社区万达楼院75岁的宋新法老人有一个日记本,上面写满了哪家的车子没锁上、哪个地方的下水道漏了,每次发现问题的当天,他都会立即向相关部门人员反馈解决。他还是楼院的宣传员、巡逻员、调解员,每天从早到晚无偿在楼院忙碌着。
在焦西街道电翔社区居民的眼里,廉小让是个能人,裁剪、插花、盘头这些她都会。居民想学,她就在社区举办义务培训班,手把手教。
街头巷尾、群众家里,在美丽楼院创建中还活跃着民生街道民权街社区的杨生保、焦北街道幸福街社区的高继才等一批热心居民,他们把楼院当成自己的家,把邻里当成自己的家人,被群众称为“美丽解放人”。
“奉献精神在居民间传递,文明意识在群众中传递,日益凸显的公共精神,赋予了美丽楼院创建更多的内涵。”该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潘平北说。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也正是解放区美丽楼院创建的最终目标。
楼院很小,是你我之家;楼院很大,是万户千家。谈及下一步工作,该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陈泓说:“全区上下要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努力把美丽楼院扎扎实实地办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真正实现自治管理好、平安法治好、环境卫生好、文明和谐好的美好愿望。” 马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