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耀东
近些时间,徐全心很开心,其钟爱的摄影事业硕果累累,喜事连连。
而这一切,都缘于手机摄影。
也就是在今年,徐全心的手机摄影作品《夏日》《赶早集》喜获“美国《国家地理》2014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手机专区优秀奖和手机大奖。《静谧之恋》《圣殿里的学子》《平静的大坝》《拍瀑布》等14幅作品,也分别在“瀚图影像”中国微信摄影大赛、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中国手机摄影达人秀”全国手机摄影大赛中获奖。今年6月,他又被“瀚图影像”中国影像公共服务平台授予“中国微信摄影师”荣誉称号。
在获奖影像和荣誉的背后,倾注着徐全心大量心血。
徐全心在我市金融系统工作,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理事。涉足摄影艺术创作20余年,像这样在短时间内如此获得大丰收,是完全出乎徐全心意料的。
以前,徐全心只是将手机拍摄的影像资料作为一般的采风花絮,玩玩而已,并没有将它作为摄影创作对待。2013年开通微博、微信后,手机摄影真正成为了徐全心摄影创作的一种方式,终日爱不释手,创作欲望愈来愈强烈。用手机记录生活、上传照片、传递情感,分享微摄影带来的快乐成为了徐全心工作之余的最大收获。
今年4月,享誉全球的美国《国家地理》举办的“2014全球摄影大赛”专门设立了手机摄影专区,从而使手机摄影登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紧接着,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开辟了“中国手机摄影达人秀”专栏并举办全国手机摄影大赛,“瀚图影像”中国影像公共服务平台也推出了“中国微信摄影大赛”。这一切,更激发了徐全心手机摄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提升了他对手机摄影的重新思维和定位。
小小手机,掌中乾坤。现在,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手机摄影随时随地拍摄影像,方便、快捷、随心所欲。
谈到手机摄影,徐全心感悟颇多:“手机作为现代人随身携带的通信工具,同时也成为了最便捷的拍摄工具,手机摄影能让我们用一种更平和、更细腻、更朴实的心态来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着手机的摄影功能日趋完善,流行化的手机摄影必将成为新型摄影的重要部分。”
来自“瀚图影像”中国影像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瀚图影像”已拥有40多万名手机摄影粉丝,每天都产生着海量的图片。天天评、周周奖、月月选、年终大奖的比赛评奖机制,吊足了手机摄影人的胃口,大家踊跃参与,玩的是一种心境,投的是一份祈盼,练的是一双眼力。
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手机摄影令徐全心兴奋不已,天天拍,天天发。随着在专业网络平台上交流的不断深入,徐全心的影像视界不断开阔,拍摄技法不断提升。他每天都能目睹自己的点滴进步,不经意间简洁的点、线、面作品信手拈来,获奖的愉悦溢于言表。
美国摄影大师欧文·培恩说过:“一位优秀的摄影师应能和事实对话,触动观众的内心,让人印象深刻。”
为使自己每天的所见、所想、所拍的影像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传播给媒体、亲人、朋友,与大家分享和交流,徐全心利用微信平台设立了“主题微摄影系列”、“旅途絮语”、“影像寻城记”、“美景在路上”等专题图库,并分门别类建立了手机影像档案,记录着自己的微摄影心路历程。
手机摄影全新的理念改变着徐全心,也在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常思维方式。手机摄影不仅记录了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也记载了人生的历程和心路轨迹;手机摄影传递着能量,也为我们每个人开拓了难以忘怀的影像之路。
这个时代,手机摄影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