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严把农产品市场准入关
图片新闻
优化投资环境 助推经济发展
中信银行焦作分行 获票据贴现资格
国内外瓷器专家 来焦探寻绞胎瓷的奥秘
马村国土资源分局获 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图片新闻
市地产交易中心开展业务技能比武活动
铲除“土地腐败”需要给土地出让“大体检”
爱情,就在你我身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8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严把农产品市场准入关
——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建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杜 笠

  8月22日下午,初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建设,他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去田地里取样,记者见他文质彬彬,待人热情,就与他在路上聊了起来。

  1960年出生的李建设,已在农业推广一线工作了20多年。2007年,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正式成立,李建设成为第一任负责人。该中心有大小化验室7个,可对大气环境、灌溉水及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畜产品中兽药残留等进行检测,对土壤养分、含水量、酸碱度等进行测定。“农产品市场准入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不能有半点马虎。”李建设坦言担任该中心主任压力很大。

  2010年12月29日,李建设与我市30多名同志一道前往距焦作2000多公里的天山脚下,在以盛产哈密瓜而闻名的新疆哈密市,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

  初到哈密,这里的气候让他们很不适应。哈密气候恶劣,全年多风少雨,春秋风沙漫天,空气十分干燥。刚到哈密时室外温度最低零下20摄氏度,所有援疆队员都出现了嘴唇起泡、鼻子出血等症状,严重的发烧感冒、头晕恶心、血压升高。但是,全体援疆队员很快适应了恶劣的环境,精神抖擞地投入了全新的工作。李建设的第一个任务是协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筹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他说干就干,连春节回家休假都不忘到郑州市、济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实地考察,了解检测仪器型号、维修等情况。2011年2月返回新疆后,他就41台仪器的700多个技术参数向国内相关专家逐项咨询后,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仪器采购方案,避免了重复采购,为农十三师节约资金93万元。

  援疆三年间,李建设带领农十三师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积极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填补了哈密地区的一项空白;帮助农十三师建立远程技术培训系统,为经常性、全天候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资助农十三师黄田农场学校一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当工作与家庭发生冲突时,援疆队员都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工作。在家里,我们是顶梁柱;在那里,我们是援疆人。”李建设说。

  说话间,记者跟着李建设来到了修武县金宝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熟练地拿起取样的篮子,径直走到田里。“尽管‘金宝’是河南省放心菜工程达标创优先进单位,但是我们对其与其他公司一视同仁,检测时丝毫不敢马虎。”李建设说,“像‘金宝’这样种植供港蔬菜的高新技术企业我市还有几家,严把检测这道关卡,不仅是对老百姓负责,也有利于我市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由常规农业向优质农业、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由粗放农业向精细农业转变的步伐。”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年初以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市区2家农贸市场、2家批发市场和1家超市共检测蔬菜样品11.9万批次,查处不合格蔬菜5批次,销毁不合格蔬菜150公斤;共检测水产品样品167份,全部合格。今年上半年,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共有3种食品获有机食品认证、1种食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另有46种食品正在申报中。

  “目前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30多名工作人员,每年检测样品上万个,工作强度非常大。只要一有样品送检,我们的工作人员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可以说,我们用最少的人力完成了最大的工作量。”李建设自豪地说。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