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9岁的杜志尚,1998年从山东来到孟州市段东村,在这里扎下了根,从指导村民种菜的技术员到现在“志尚蔬菜种植合作社”的老板,身份变了,始终没有变的是他的种植经,是农民身上特有的朴实和勤劳。
祖籍山东的杜志尚,1998年受邀来孟州,从事日光温室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十多年来,通过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嫁接培育等,向农民传授科学的生产方法和实用技术,带领周边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他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授予“2007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
孟州市段东村张长水前几年家里特别困难,种植的蔬菜也就是几亩地,质量老是上不去,杜志尚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就帮助他种植反季节蔬菜,短短两三年时间,张长水就尝到了甜头,不仅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多亩,还加入了合作社。
段东村计生户高巧看到别人种菜致了富,自己也不甘心,尝试着种菜,不是质量上不去,就是产量上不去,到头来赚不了钱。她就慕名找到了杜志尚,在杜志尚帮助下,高巧家的蔬菜郁郁葱葱,色泽鲜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找到适合在孟州种植的新品种,杜志尚先后引进了日本的、美国、泰国等四十多个品种,经过反复的比较试验,选取了泰国的紫玉红薯等在孟州进行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杜志尚经常在种植户的地里一待就是一天,从插苗到后期管理,每一个环节他都细致入微地进行指导。他还编写了《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小册子,印了一万多份免费发放给种植户。
为了掌握市场信息,杜志尚专门买了一台电脑,装上宽带,随时查询有关信息,为农民朋友提供服务。在杜志尚的努力下,目前孟州市的红薯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0亩,受惠农民多达500家,不少计生家庭依靠种植红薯走上了致富路。
为了让更多的菜农了解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杜志尚在东段村村委会、村计生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志尚蔬菜种植合作社”,对菜农实行一条龙服务,使当地的蔬菜从生产、销售到开发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向品牌化发展。目前段东村小康工程基地已带动发展了46家种植户,其中计生户28家。
谈起合作社的情况,杜志尚满怀信心地说:“合作社发展到现在相当不错,光会员就有300多户,会员以前光种,销路不好,品种往往不对路,加入合作社以后,种子统一引进,产品统一销售,种植户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就强了,价格也比较稳定,这几年,好多户年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
身为异乡人,杜志尚把知识和技术教给了当地农民,使孟州的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收获了希望、感受了快乐。
王中贺 李 丽
本期内容将于9月5日(周五)19:00 在焦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人口 社会 家庭》栏目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