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至全球无机氟产能之巅后,多氟多公司董事长李世江正引领企业展开一场新能源的探险之路。
站在多氟多的展厅里,李世江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比划着,向记者滔滔讲述未来某一天的情景:路上行驶着锂电池动力车,路边要竖立着带着锂电池的风光转换路灯,空旷处排列着整齐的光伏面板,不远处高层建筑上的光伏玻璃熠熠生辉——据他所说,未来他要在焦作造一座新能源城市。
李世江,多氟多公司董事长。人不高、微胖、皮肤黝黑、60多岁。他讲话的时候,常夹杂着“专利”“标准”或“国际化”这样的商业词汇,但这并不表示他没有幽默感。
老李说,10多年间,多氟多公司重点研究了氟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锂、硅两个元素,提出了用氟造福人类、用锂驱动未来、用硅温暖世界的经营理念,实际上是研究了三个电池:铝电解槽电池、锂电池、光伏电池。三个电池的层次不一样。第一个电池是消耗能源,我们的任务是通过生产冰晶石、氟化铝帮助电解铝行业节约能源。第二个电池是转换能源,用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和人类生活质量,我们的任务是储存能源,提高转换效率。第三个电池是使用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太阳光,通过能量转换,生产清洁能源,就是对硅的利用。我们的任务是变“氟硅不分家”为“氟硅巧分家”,通过氟元素制造单晶硅、进而制造新能源。
敢做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群像。李世江自然也不例外。还没有见到李世江本人的时候,熟悉他的人就这么告诉记者:“当时,我国懂氟化工的人还不多,他就敢去做。”近年来,多氟多公司在研究三个元素、三个电池的基础上,开始进军新能源事业。从储能、制能、节能三个环节,研究新能源系统的集成,包括个人能源宝、家庭能源箱、社会能源系统,如一幢建筑、一条街道、一个社区、一座城市的新能源解决方案。
改变世界、影响世界,是中国众多民营企业家都有的梦想和信心,李世江也不例外。他说,多氟多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中,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认真探讨氟从哪里来,再到哪里去,怎么循环的过程。开发了一系列利用磷肥副产的氟资源生产氟产品的新工艺、新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由此申报了150多项专利,制定了5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并成为无机氟国际标准的召集人,为国家赢得了在无机氟方面的发言权,逐步形成了氟通四海、锂行天下、硅达五洲的发展目标。
氟通四海,即围绕氟资源综合利用,实现氟化盐规模化、高效化。锂行天下,即依托电子级氟化物,实现锂电池及材料精细化、高质化。硅达五洲,即以氟为媒介实现硅产品系列化、高端化。
眼下,李世江和多氟多都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他说,我在琢磨写三本书,分别是:《悲壮氟化工》《神奇氟化工》和《黄金氟化工》。
首先是《悲壮氟化工》。有两层含义:一是氟是一个调皮捣蛋的、非常活泼的元素,人类发现氟、掌握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二是现代悲壮。氟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举个例子:多氟多公司生产的氟化铝(ALF3)里面,包含了30%多的铝和60%多的氟,我们把这个产品卖给电解铝企业,帮助他们降低消耗的同时,几乎将里面60%多的氟送给他们,人家还不认同我们。反过来讲,我们的上游萤石资源及选矿企业,也因此而受到效益上的限制。
其次是《神奇氟化工》。氟在常温下能和除惰性元素之外的大多数元素反应,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原子能、军工、电子、生命工程、冶金、医药、农药、现代显示等各个行业。氟的新用途还在逐个开发出来,不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氟能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业应用中有着无限的可能。
第三是《黄金氟化工》。氟化工不是论吨卖的,是可以论公斤卖的,论克卖的。氟的附加价值随着深加工、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和人类的进步,是按几何级别逐步提高的,被称为黄金产业。多氟多正在开发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就会有几千万一吨的售价。西方氟化工巨头的发展,也是从萤石原矿及氟化盐做起,逐步升级到高端,不断进步领先的。我们要认识到这个过程,追求这个过程。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没有耀眼的光环,疏于市场的喧闹,有责任、敢担当的多氟多,正在老李的引领下,静静地走着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