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武陟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科学分析了武陟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安排部署了今年下半年的工作。该县县委书记闫小杏代表县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秦迎军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该县领导魏国龙、王亦山、刘中州、马金洲、杨志伟、庞恩庆、薛新生、胡宜朝、孟耀军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
闫小杏说,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全面加快“八区”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转型基础进一步夯实,城乡建设进一步提速,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民计民生进一步改善,对外影响进一步扩大,为武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闫小杏强调,基于对武陟当前发展形势、发展态势、发展机遇、发展前景以及发展中必须应对困难问题的清醒认识,县委、县政府经过综合分析、认真梳理、深入研究,确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思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富民强县为中心任务,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更加注重可持续,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强力实施城乡统筹、工业振兴、旅游提升、交通支撑、人才培育、开放带动六大战略,全面加快老城区、木栾新区、产业集聚区、詹店新区、嘉应观景区、妙乐寺塔景区、陶封工业区、城北重工业区“八区”建设,努力把武陟建成繁荣富裕、开放包容、生态宜居、和谐稳定的新兴中等城市,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
闫小杏指出,“六大战略”是县委、县政府经过充分地调研论证和深思熟虑,立足于对武陟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薄弱环节的准确把握,立足于武陟发展优势的巩固和再造,立足于如何加快推进“八区”建设,提出的基础性、长远性、具体实用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破解武陟当前发展瓶颈的针对性措施,是落实三个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加快“八区”建设的强有力举措。
一是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坚持中心城区带动、城乡联动、城乡一体的城镇化路径,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要把老城区、木栾新区、产业聚集区等中心城区,作为加快武陟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力量,进一步凸显中心城区引领和带动作用,提升中心城区承载力;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县示范村达到30%、达标村达到60%,逐步把全县347个村建成生产方便、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农村。
二是实施工业振兴战略。要加紧编制工业发展3年计划,并分年度制订实施方案,通过确定主导产业培育路径、招商计划、项目推进等重点措施,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要实施产业培育计划,围绕壮大支柱产业规模,制订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培育计划,力争通过3年努力,把四大主导产业培育成为对县域经济具有强力支撑作用的支柱产业;要建立合作共赢机制,通过创办企业家沙龙、成立行业协会等方式,搭建企业家合作平台,实现抱团取暖;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开发新产品,推广使用新技术,力争每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建企业创新平台6个,新增专利150件,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金融部门支持企业发展办法,探索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设立中小企业过桥基金,解决中小企业临时性资金需求;要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完善产业集聚区、詹店新区、陶封工业区和城北重工业区基础设施,提高四大工业平台承载能力,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三是实施旅游提升战略。必须把发展旅游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针对郑州及周边城市人口的周末休闲需求,努力建设黄河文化游的“首选地”、都市居民休闲游的“集散地”。要做大景区,突出抓好嘉应观、妙乐寺塔、青龙宫、千佛阁等文化旅游景区和黄河生态湿地开发建设,以嘉应观景区为龙头,进一步提升景区建设标准,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创建国家AAAA、AAAAA级景区。要做强品牌,围绕“治黄文化”和“服务大郑州的休闲文化”两大主题,依托黄河文化之乡和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两大名片,精心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武陟旅游品牌。要做精线路,通过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串联全县五处国保单位、黄河湿地公园等景点,组成文化、生态、景区、治水、宗教等旅游线路。要做出影响,以嘉应观、妙乐寺塔等景区为主体,加强对武陟旅游的包装营销,提升对外知名度。要提高效益,坚持把旅游作为富民工程,按照“抓旅游带三产”的发展模式,引导群众在景区周边和旅游服务区,发展农家乐、家庭宾馆、农家餐饮等关联产业,提升旅游综合效益。力争到2016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到5亿元,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速。
四是实施交通支撑战略。要编制全县交通发展3年战略规划,力争3年新修改造干线公路150公里,着力打造“一横三纵国道、七横七纵省道、回字形城市环线、纵横交织县乡道路”的大交通网络。要构建对接周边交通网络,全面打通武陟对接周边的大动脉,提升对外通达能力;要构建城市环线交通网络,通过S104绕城环线、焦作迎宾大道南延、黄河滩区中心大道等道路建设,打造城市外环快速通道;通过改造延伸西苑大道、新孟路等道路,打造城市内环连接通道,努力形成“回字形”城市环线;要构建连接“八区”的交通网络,规划实施18条道路,实现“八区”联动发展;要构建贯穿乡村交通网络,用3年时间新修改造农村道路300公里以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及出行条件。
五是实施人才培育战略。要着眼武陟长远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引进一批急需人才,改善人才结构、提升人才层次,形成“高层人才引领、中层人才支撑、各类人才汇聚、人才有效使用”的良性局面,为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明确人才引进重点,引进培养企业高管人才、乡镇机关公务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基层管理人才等,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要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各有关部门要加紧研究出台具体政策,在工资待遇、住房、子女就学、编制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吸引人才落户武陟,进一步改善干部队伍、企业家队伍、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结构;要营造人才集聚环境,对工作岗位上成绩突出、实绩明显、群众公认的,要在职级待遇、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照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对各类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的浓厚氛围。
六是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通过对外开放,充分利用PPP、PFI等合作模式,逐步破解影响发展的思想、要素等瓶颈制约。要用开放的理念,破解要素制约、招商引资、环境不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难题。要通过开放的措施和手段,培养干部队伍市场运作的理念和能力,积极探索民间资本参与公益事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城中村改造、参与旅游景区建设等机制,以改革破解难题,以改革激发活力;要本着求实效、求效益、求速度的原则,认真落实“分块招商、归口洽谈、前置评估、集中签约、分批开工、后期跟踪”六步招商工作法,研究出台招商引资管理办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坚持县级领导带队招商、企业招商、链条招商等方法,大力引进一批占地少、投资多、质量高、税收贡献大的好项目;要引导全县上下树立开放、包容的思想,主动接纳外来客商、外地投资者,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致力打造武陟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围绕打造高标准粮食核心区和现代农业园的“一区一园”目标,把农业发展与招商引资、开放发展结合起来。
秦迎军总结了今年年初以来该县的经济工作,并对下一步重点任务作了具体部署。
秦迎军说,今年年初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今年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具体表现为“四个发展”,即平稳发展、全面发展、务实发展和和谐发展。
全县上下要围绕全会精神,及时调整重点、转移重心,迅速将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聚焦到六大战略、“八区”建设上来,聚焦到建设新兴中等城市的目标任务上来,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谋划、启动、实施,为落实好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开好头、起好步。
一要以城乡统筹为方向,着力加快城乡建设。按照“中心带动、城乡联动”的要求,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着力抓好规划修编,加快实施中心城区建设,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双违”治理,全面强化交通支撑。二要以工业振兴为目标,着力推进产业转型。要着力保障工业运行,加快实施产业培育工程,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持续壮大产业平台。三要以旅游提升为重点,着力壮大第三产业。要把第三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旅游景区开发,大力发展物流商贸,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四要以对外开放为抓手,着力抓好招商引资。要推进招商引资常态化,提升招商项目质量,拓宽开放招商领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五要以稳粮增收为核心,着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快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完善提升农业示范工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六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增强发展活力。重点要抓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进公务卡改革、探索推进城市管理改革、推进养老服务改革、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有序推进金融改革、积极开展户籍制度改革等八项改革工作。七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要加快实施各项民生工程,认真落实各项惠民举措。八要以要素保障为支撑,着力破解发展制约。要着力解决土地、资金、环保、人才制约问题。九要以和谐稳定为基础,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各乡镇街道和安委会成员单位,要按照条块分工,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要更加注重安全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环境。
(冯振乾 张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