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冬
实习生 杨振宇
刚游到岸边休息了几秒钟,一听见哨声,市体校游泳队的几名队员马上转身,掀起水浪迅速向前游去。岸边,市体校游泳队教练员潘昱一边吹哨子、一边打手势,在岸上跟随着队员往前走。这是记者8月19日下午,在市体校游泳馆看到的一幕。
“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现苗子,教他们打好基础,然后向省队进行输送。”训练间隙,潘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为了选好苗子,潘昱和游泳队的其他教练每年都会到市区的小学去进行选才。“选才时,我们主要关注小学生们的身高、臂展以及灵活性,还要询问其父母的身高等,”潘昱告诉记者,“由于游泳项目遗传因素占据很大一部分原因,问清楚这方面内容,对以后运动员接受第二次挑选十分有利。”
除了到我市市区挑选合适的学生,每年市体校游泳馆还会举办暑期培训班,在培训班上,潘昱直接教孩子们学习游泳,直观地感受更容易进行挑选。
“有几个小朋友很不错。”在今年的培训班上,潘昱发现了几个苗子,“虽然只是短暂的培训,但有的小朋友表现不错,水性很好,有发展前途。如果家长同意,可以到游泳队进行系统训练。”
“越早训练,越早能参加比赛,未来的优势就越大,毕竟年轻是运动员最大的资本。”潘昱告诉记者,“游泳项目必须尽早培养人才,6~8岁是最好的年龄,超过这个年龄,就比较困难了,除非天赋特别好,否则以后很难出成绩。”
挑选好苗子后,潘昱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系统地训练,先是进行腿部动作,然后是单臂动作、呼吸配合。
“市级体校主要就是让好的苗子打好游泳的基础,所以训练时每一个泳姿、长短距离都要照顾到,不能让他们有所欠缺。”潘昱说,“我们就是孩子的启蒙教练,他们真正要达到一定的成绩,就要到省队进行训练,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苗子、打好基础、积极输送,为省队以及国家队的培养做好保障。”
图为8月28日,潘昱向小运动员传授动作要领。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