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带领村里20多位村民义务蒸馒头。每天2时开始忙碌,有的烧火,有的和面,有的上屉。100多公斤面粉被做成1600多个馒头,并准时送到餐厅。柴火用完了,村民们就把自家的贡献出来。当学员们吃到纯手工制作的无任何添加剂的馒头时,无人知道,刘小记的腿已经肿得像个馒头。
西王曲村65岁的梁发珍老人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为学员们打扫宿舍卫生,还主动为志愿者们按摩消解疲劳。
他们是沁阳市滴水公益协会的会员,也是100多位沁阳籍志愿者中的代表。今年6月,得知沁阳将举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公益论坛和中华弟子规夏令营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们主动热情参与,并于7月11日注册成立了非营利性民办公益组织——沁阳市滴水公益协会,发动更多爱心人士参与支持本次公益活动。
与此同时,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教师、公务员、大学生等400多人自费前来当志愿者,他们不计报酬,任劳任怨,为全市中华传统美德公益论坛及沁阳市首届中华弟子规夏令营近3000名学员无私奉献着。
“我们做的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做,用真诚心、感恩心和恭敬心为沁阳公益事业奉献着。”志愿者们如此说,也用实际行动证明着。
汇聚百姓善行有了平台。今年3月,该市在焦作各县市区中首家成立志愿者协会,拥有600余名注册会员,50支志愿服务队,1000余名志愿者。7月份,该市“邻里守望”乡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启动。
示范引领
浩然正气得弘扬
在温州,沁阳人70后青年郭小亮眼见歹徒飞车抢劫,他机智果断地将自行车砸向飞车贼,使歹徒被擒。在山西,大雾中的高速路上突发连环车祸,沁阳人杨传玉舍生取义,救人于危难,却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花甲之年屡次水中救人的回族长者丹志友、居贫还债坦荡做人的农村妇女靳小秀……这些正气凛然、仗义担当的英雄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沁阳人。他们就像一根根火把、一团团火焰,燃起道德火光,照亮文明之路。他们看似平凡,却温暖人心;他们闪亮生命,开始灿若群星。
陈小柳,西万镇校尉营村的一名普通妇女,5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并帮助母亲还清债务,在公公、内弟意外身亡时,她又用智慧,帮助婆婆走出丧夫失子的悲痛,她用坚韧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走过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磨难。
在该市举办的“最美是你——十佳巾帼典范”颁奖典礼上,孝贤媳妇陈小柳、爱心妈妈马红霞等10名女性获得这一荣誉。该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玉红说,激发群众身上的“勤善和美、自尊自强、诚实守信”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最佳传承。
贴近群众
春风化雨润万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灵魂,而孝道则是良好家庭的根本。
8月6日,沁阳市中华弟子规夏令营如期开营。来自全国各地近600名家长和400名孩子汇聚市永威学校。在10天的时间里,他们放下了生活中的琐事,关闭手机,全身心投入到传统文化的海洋里。
“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感恩父母孝敬老人。”来自山东的10岁小女孩唐银鞠抹着眼泪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小女孩的父亲唐若溪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沁阳举办中华弟子规夏令营鼓舞人心,净化社会风气,第一次带着爱人和孩子参加这种形式的夏令营,真的收获很多。”
据主办方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组织公益夏令营的目的就是教成一小批带动一大批,在每个家庭中落实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因为,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今年年初,“传承良好家风、争创最美家庭”系列活动在全市启动。该市创新评选方式,改变传统的组织推荐模式,在社区、村街进行“海选”,发动家庭踊跃自荐。最终从60个家庭里面遴选出20个“最美家庭”,并通过当地媒体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通过海选、自荐,“耕读传承之家”“公益慈善之家”“厚德和谐之家”“道德风尚之家”等特色鲜明的美丽家庭纷纷涌现,他们以“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带动周边家庭共同营造和美环境,让文明家庭之花持久绽放。
如今,“讲文明、树新风”的好风气正在沁阳悄然弥漫,行走在街道、社区,无论是门店电子屏,还是街头宣传栏,“公德装在心中,文明贵在行动”“城市因你而美丽,你因城市而骄傲”等标语处处可见、引人注目。“学雷锋文化一条街”“美丽书画村”……让街头巷尾处处彰显浓郁的文化气息。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毛文明表示:“要通过自上而下,由点带面的践行,让美德浸润人心,使道德风尚成为推动沁阳发展的内在动力。”
内化于心,外见于行。人人争做美丽沁阳人。一个个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的善行义举不断涌现,闪烁着传统美德的光芒,引领着良好的社会风气。
正可谓,小城劲吹文明风,凡人善举渐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