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药房把广告招牌和商品摆在店外,长期进行店外经营;一些餐饮门店在人行盲道上摆放餐桌占道经营;一些流动商贩把摊位摆在慢车道甚至机动车道上,严重影响交通出行……一直以来,这些占道经营和店外经营的现象,不仅占用了城市公共资源,而且侵害了群众的利益,在我市近期开展的有关市容秩序、建筑垃圾、市政设施、背街小巷的四个专项整治工作中,店外经营和流动商贩的占道经营现象成为市容秩序整治的一项难点工作,流动商贩和执法人员“打游击”,店外经营一再出现反弹情况。
这些店外经营现象和流动摊贩随处摆摊现象该如何整治?8月22日,社会各界人士向记者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市人大代表苗金喜:流动摊贩大多是一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困难群体,对于流动摊点的治理,要以规范为主,堵疏结合,建立一些规范的夜市和疏导区,当规范的区域形成了规模和气候时,市民就会养成了到这些地方进行消费的习惯,流动摊贩也自然会服从管理。对于店外经营现象治理难的问题,一是商户认识不够;二是在执法部门监管不到位,一个区域个别商户出现店外经营时没有及时进行整治,一旦形成了气候,整条街都出现店外经营现象,这时候再治理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对于个别商户的店外经营现象,要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及时治理,防止其他门店效仿。
花园街社区党工委书记李莹:市容环境的整治不能为少数人的利益让步,店外经营现象的整治要多部门联合,彻底取缔。对于整治过程中出现的反弹情况,除了执法人员要严防死守外,也可以尝试在一定区域内,采取门店之间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模式,从表现好的门店中选出监督员,由执法人员进行引导,并制定一定的奖惩措施,自我管理可以避免执法人员和门店间的冲突,让商户养成自觉遵守市容秩序的习惯。
法罗力暖通总经理刘伟:作为城市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扮演着多重角色。我有两家门店,深切地感受到店外经营和宣传确实能有好的收益,但与此同时,作为一位普通市民,外出遇到占道经营现象造成交通拥堵时,也会深恶痛绝,指责这种行为。在各种角色的利益互换中,我们需要明白在争取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应遵守这个城市的规则。
网友“秦皇汉武”:对于占道经营现象,可以尝试着借鉴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安排网格员,对于特定路段进行网格化巡查。此外,执法人员力量有限,通过发动市民力量,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一定的平台和渠道,建立投诉举报机制。还有,城市管理不能刮阵风就过去了,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管理难题。所以店外经营和流动摊贩对于城市环境的影响,不仅要让商贩知道,更应该在广大市民中加大宣传力度,让他们了解,美丽城市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下期话题:市民如何参与城市管理?
欢迎广大市民将您对城市管理的独到见解发送至邮箱jzcszk@126.com,也可拨打电话13569191591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