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沁阳市教育局“三个一”上好开学第一课
新教育童书馆落户焦作
举办新教育名师培训会
图片新闻
师爱润无声
图片新闻
迎来435名新生
刘涛:坚守大山育桃李
学生奶,孩子健康成长的优先选择
开学检查有特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涛:坚守大山育桃李

作者:本报记者 王 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博爱县寨豁乡中心校位于博爱县北部,是全县唯一一个全山区学校。这里山高路远,环境艰苦,信息闭塞,经济也比较落后。32岁的年轻教师刘涛从18岁开始就在这里任教,坚守大山,至今已经14年。

  一个班,三个年级,10个学生,复式教学;既是老师又是校长,还兼做保安、清洁工,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这就是寨豁乡中心校小底村教学点,“80后”的刘涛就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教师。

  2000年,18岁的刘涛从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当时他面临两个选择,留在城市或是回到山区。“我当时想,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回家乡教学,其他人就更不愿意来这里了。”从小在寨豁山村长大的刘涛对大山有种特别的情结,他毅然回到寨豁小学成了一名山区教师。

  刘涛家虽说在寨豁乡,可从他家到学校,比从县城到学校还要远,刘涛平时都吃住在学校,一个星期或者更长时间才能回家一次。由于条件所限,学校的日常生活比较艰苦。山上买菜不容易,而且价格又比城里贵很多,所以每次去学校的时候,他都要带一些菜和米面。学校的生活用水,是从房顶接到水池里的雨水。

  到了冬天,山里气温低得厉害,风又特别大,一到晚上,吹得树枝、电线呼呼作响。早上醒来,洗脸毛巾总是冻得像一张铁皮,桶里的水冻得是结结实实,有时甚至连牙膏都冻得挤不出来,鸡蛋都会冻裂。这时,刘涛就早早起来,用煤球炉子给住校的孩子们烧热水,让孩子们有热水洗脸。

  小底村依山而建,而教学点又依山村而建。山区的闭塞让不少农民选择走出大山,村里的学生有条件的也都下了山。小底村小学有10个学生,2个一年级的,3个学前大班,5个学前中班在一起复式教学。

  在教学点,寂寞是对刘涛最大的考验。所以,他总会给自己找些事情做。每天早上,刘涛会在学生们到来之前打扫好教室和校园的卫生,在校门口接孩子们上学。由于是复式教学,上课时,给一年级讲课时,就让学前班的孩子写作业,一年级的孩子写作业时,指导学前班的孩子识字读拼音。下课了,他就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里做游戏。时间一天天过去,孩子们越来越喜欢他了,家长们也在私底下议论,这个老师对孩子们好,教学方法新。

  如今,刘涛已身为人父。为了家庭,他会每天往返于镇里与教学点之间。聊起自己的家人,刘涛说,因为爱人也是教师,所以比较理解他。他还是要继续守在大山,守在孩子们的身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