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认真落实“三总”要求 着力建设出彩焦作
深入学习 重点宣传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功能 助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用新闻力量建设美丽焦作
美丽焦作建设要从文化旅游园区抓起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功能 助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作者:□赵长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省委书记郭庚茂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上的专题辅导报告中提出要完善总方略,即完善一个载体(科学发展载体)、构建四个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夯实五大基础(现代交通、信息网络、水利支持、能源支撑、生态环境)、强化六个保障(开放、改革、人力资源、思想文化、社会和谐、干部队伍),更具科学性、针对性,为全省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6月30日下午,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指出,我们提出的“一个战略、四项重点、十大建设”,与总方略相辅相成,符合省委要求,实践证明也切合焦作实际。要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实施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战略,加快落实八个专项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十大建设”,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大服务业、做靓城市,把焦作打造成经济转型的样板,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作贡献。贯彻落实郭庚茂同志讲话精神和市委指示,要求焦作市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深刻学习、认真领会,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助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要提升认识。我省地处全国经济格局中的战略腹地,实现沿海经济带向内陆纵深不断拓展、产业转移由东到西梯度推进,河南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现在,我省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焦作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有利于发挥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密集紧凑优势,在中心城市带动、城市组团发展和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上率先突破,为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示范;有利于发挥工业、农业、文化旅游业基础较好优势,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率先突破,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示范;有利于发挥资源枯竭型城市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在破解瓶颈制约、优化要素配置上大胆探索,为创新体制机制、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探索路子;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深化区域合作,在产业、交通、生态、要素等融合发展上开拓创新,推动“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要深化研究。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战略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深化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要研究概念内涵,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转型示范市战略的基本思路、内涵外延、区域特性;要研究战略定位,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转型示范市在全省以至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作用、功能,使经济转型示范市体现河南特色、体现焦作特色、体现资源禀赋;要研究目标任务,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要研究战略重点,正确认识和把握重点产业布局,科学安排经济发展的空间配置;要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在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政策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提出需要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扶持的政策建议。

  要统筹协调。要把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研究作为当前我市社科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任务,深化理论研究,发挥“智库”作用,努力为焦作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要搞好课题规划,明确研究重点,精心安排部署,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课题。要加强多学科协作配合,调动高校、党校、实际工作研究部门、社科学术团体、社科研究机构等五路大军共同参与研究,努力形成一批重要研究成果。适时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教授来我市考察调研,指导完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举措,促成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最终目标的实现。

  (作者为焦作师专教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