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光荣榜
职教航母启新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教航母启新程

作者:本报记者 刘振毅 本报通讯员 曹同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紧盯目标,狠抓质量, 各项工作成绩喜人

  在2013~2014学年里,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认真贯彻“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遵循“为师生发展铺路”的理念,坚决落实“从严治校、管理立校、质量兴校”的原则,坚持以对口升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拓宽办学渠道为依托,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以对口升学促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促就业、促特色、促规模的目标,形成了育人和育才并重、升学与就业并举,两翼俱丰、比翼齐飞的职业教育新格局,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对口升学高考成绩再创佳绩。今年,市职业技术学校参加高考考生总人数在比去年减少52人的情况下,本科上线人数达79人,比去年净增加22人,本科上线率达63.8%。其中,学前教学部41人过本科线、艺术教学部22人过一本分数线,计算机和建筑专业有4人打破了这两个专业设置30年来无人过本科线的历史纪录。贺乾臣、范梦瑶、王欢欢等60多名学生分别被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河南大学、黄河科技学院等院校录取。

  ——技能大赛成绩全市遥遥领先,在全省名列前茅。在2014年省级技能大赛中,市职业技术学校共选派20名选手参加了8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19人次获奖的优异成绩。其中,陈琳红、张梦瑶、郭文静3人分别获得客房中式铺床、中餐宴会摆台、工程算量项目一等奖,孙壮、崔梦琪等9名同学分获建筑CAD、工程测量、模特表演项目二等奖,获奖率达95%。与2013年相比,获奖率提高了14个百分点,一等奖获奖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一等奖获奖数及获奖总数居全市第一。在不久前落幕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市职业技术学校代表我省参赛的两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钢琴获全国二等奖、舞蹈获全国三等奖,成为本次大赛河南仅有的两个获奖奖项,创我市中职学校参加全国大赛获奖的新纪录,居全省同类学校第一位。

  ——教育科研硕果累累。在优质课评比中,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荣获省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3人;获市级以上教学成果12项;主编或参与编写教材9套;在具有CN刊号刊物发表论文52篇;获市级以上奖励的论文、课件、研究报告共77件。

  ——毕业生供不应求。在今年4月份该校举行的毕业生招聘会上,共有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和焦作的128家企业来到校园招聘会现场,近2000名应届毕业生被抢订一空,彰显了该校学生过硬的素质和产教融合的独特效应。目前,该校已与焦作建工集团、卓越有限公司、焦作迎宾馆、河南云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杭州楼外楼酒楼、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焦作万方桥幼儿园、建业幼儿园、智慧树幼儿园等80多家企业达成了明年学生就业的合作意向,为学生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平台。

  ——2014年招收新生规模空前。2013年,该校招生突破3100人,比2012年多招1000余人,居全省同类学校招生第一名。今年,由于该校严格管理营造出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以及高考和技能大赛的突出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学生家长的依赖,新生招录出现了空前火爆的局面,截至8月31日,新生缴费人数已突破3500人,达到了3516人,比去年同期多招收400余人,稳居全省同类学校招生人数第一名。

  严格要求,强化措施,

  教工团队师德过硬,师能高强

  办好一所学校,教工是动力源泉。该校始终把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师能高强、富于创新、结构合理、适应自身发展目标要求的教师团队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好。一方面,十分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建设,通过组织教工认真学习师德规范、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及“诵师德、铸师魂”演讲、经典诵读展示等活动,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出“我要干”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对教师备、上、辅、批、考等教学常规各环节的落实与检查,对每个环节都提出了精细化要求,制定出详细的督导考核细则,将教学过程的督导检查常态化,做到天天有检查、事事有督导,通过严明的纪律约束、鞭策教职工保有一流的工作秩序和严整的师仪教风,催生出“要我干”的工作效果。

  在业务能力建设方面,该校坚持通过举行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和优质课竞赛、教师技能展示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该校还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开展团队拓展训练等活动,不仅积极汲取职教先进地区的先进办学理念,还极大地培养了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团结协作意识;在走出去的同时,又邀请专家到校指导教师备课作课,使一大批年轻教师得到了迅速成长,为打造优质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推进学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早日跻身全省职教强校行列凝聚了心智、贮蓄了动力。

  从严治校,管理立校,

  倡树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严是爱,宽是害,市职业技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严字当头的方针,始终把“先做人、后做事”作为学生教育的准则,教学生的第一课就是培养高尚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第二课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立志成才,然后才是学好技能、练好本领。

  严字当头,狠抓学生常规管理,是该校长期坚持的治学方略。为强化学生管理效果,实施了校领导分管教学部、中层干部分包班级工作制度。每个校级领导领办一个教学部,每个中层干部分包一个班级,带领和协助教学部与班级把“学生常规要求”作为学生常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抓、狠抓、细抓,贯穿始终。

  坚持每周一升旗制度和主题班会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利用每周升旗组织学生进行宣誓,让学生齐声诵读校训、校风和学风,让誓词和校训、校风和学风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以激励学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学好知识,练好技能,把握好每一天,为将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实行科学管理、人性化服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三大亮点:

  一是手机管控。手机对中学生来说有一利,联系方便,却有百弊,那就是不仅严重分学生的心、离学生的神,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危害学生身心健康,一些学生用手机看影视、打游戏,深更半夜瞎聊神侃,上课也心系手机,根本不用心学习。鉴于这种情况,该校借鉴南方个别学校的先进经验,在广泛宣传手机十大危害的基础上,深入动员学生自觉承诺做到人机分离,然后形成全校性的制度,每周日学生返校后,主动将手机关闭后交给班主任,班主任以班为单位收齐后交到学生科专设的手机管控室,每个教学部一个柜子,每班一个格子,把手机锁起来,下周五学生放学需要联系家长时,再发给学生。现在,无论上课还是在校园里,学生拿手机的现象基本绝迹,这一做法在全国各中学里实行的也为数不多,许多普通中学都对学生手机管控感到十分纠结,而在市职业技术学校,“手机一交静悄悄”已成为独特一景,进校门交手机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习惯。手机管控的意义不只在于不让学生玩手机,重要的是通过人机分离活动反复强化学生的遵规守纪观念,让学生没出校门就有很强的纪律观念和良好的守纪习惯,这对学生来说则是终生受益的好事。由此可以窥出该校对学生管理的严格程度和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视程度。

  二是严格查寝制度。该校实行全封闭管理,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学生在校期间,不允许走出校门,有事需出校门,必须持有班主任、学部主任和学生科签批的假条。校外人来找学生,除其父母需通过班主任同意后可以见到孩子外,其余人员一律不得接触学生。学生在校期间,寝室是重要的活动场所。除确保寝室的安静度和整洁度,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学生的住宿安全,尤其是夜晚的按时归寝。每天夜晚,该校值班的教职工达到20余人,21:50准时查寝,如果有一名学生不在寝室,第一时间就会被发现,然后全力查找,直到找到为止。学生夜间如发生患病等突发事件,值班人员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校医及时诊治,如需住院,须立即联系救护车,确保患病学生得到及时救治。为了建立校医院,让学生享受低药费,该校拿出8万元为全体学生交了医保金,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是严格课堂纪律检查。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确保课堂秩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因此,该校将良好课堂秩序的营造摆在重要位置,狠抓严管。一是抓好教师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等所有教学环节规范化管理,确保每个老师的每节课都能做到实惠高效,让学生堂堂有所得。二是严抓学生迟到、早退的检查,每次预备铃响后,教学部和学生科都要组织学生会检查学生迟到人数,并将结果纳入班级学部的日常考评之中,尤其是周五下午放学和周日晚自习更要组织专项检查,重点治理早退和迟到现象。经过治理,学生迟到、早退现象已基本消除。中午一个多小时的“静校”时间,整个校园鸦雀无声,学生全都在教室或寝室里休息,整个校园充满了宁静与温馨。三是严格课堂巡察和学生作业等检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轿正。

  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学生的常规要求教育取得了喜人效果:学生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和学习效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出现了班风正、学风浓、校风好,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步入佳境的喜人局面 。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面,在2014年全市教育质量奖评比中,该校有望稳居职业类学校第一名。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