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麻 酩
“调度岗位责任重大,调度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8月29日,焦作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正值调度员张群正在给新进的员工进行业务培训,这句话是他每次培训必讲的开场白。
“在这个岗位工作越久,就越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在调度中心坚守了近20年的张群坦言。
作为协调供电“大动脉”的枢纽部门,电力调度中心担负着调度管理焦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任。从这里走出来的调度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还有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该中心是电力部门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
去年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使我市用电量不断攀升,看着调度屏上不断攀升的负荷曲线,张群和同事们高度警惕,严密监视负荷变化情况,统计负荷、核对方式、调整电压、下令操作,一刻也不敢放松。
“停电对于重点保电部门来说就是灾难。”张群告诉记者,夏季的强对流天气较多,电网运行具有不可预见性,一旦停电,将会给如医院之类的重点保电部门带来巨大损失。
遇到恶劣天气,不管是不是当值,他总会跑到调度大厅查看电网运行状况,嘱咐当值人员提高警惕。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当张群正要下班回家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张群望了望天空,不放心,于是,就继续坚守在单位。听着外面的风声和雷鸣,看着滂沱大雨倾泻而下,张群绷紧了安全弦,眼盯着调度屏,不断调试,力求把设备调整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保证供电“大动脉”畅通无阻。
“他是调控中心的‘火眼金睛’。”调度中心主任刘芳告诉记者,张群看到自己家的电灯闪一下,就会把电话打到调度台,询问是不是有系统冲击,是否影响了稳定供电。
说张群是调度班的“火眼金睛”,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地区配网线路繁杂,且没有自动化系统用以辅助监测,如果调度员不清楚线路布局,将会给调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时,甚至会影响到调度员的决策处理。为了方便同事工作,张群主动肩负起了适时更新配网线路CAD图的工作。配网线路更新速度快,相关工作琐碎且繁重。为了不影响工作,张群利用休息时间画图,常常工作到深夜。下班盯着电脑画图,上班盯着电脑调度,眼睛累了,他就用凉水冰敷片刻,长时间用眼过度,使他的眼压过高,压迫到了神经,疼痛时,寝食难安。
十几年来,张群始终一丝不苟地画着每一条配网线路图,对用户的特殊要求,他都会认真记录。有了他绘制的配网线路图,同事们才能更高效、安全地指挥完成每一次台区改造、每一次事故抢修,从未有任何偏差。
在单位,张群是业务骨干;在家里,他也是“业务骨干”,样样家务活儿都抢着干。
张群岳母患有甲沟炎,如果不及时修剪脚上的指甲,就会严重影响走路。经过多年实践,张群逐渐琢磨出了一套“修脚经”,使岳母不再受病痛的困扰。此外,他的岳母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为了能让老人吃得健康,他买了很多关于食疗的书,换着样儿为老人做饭,几乎餐餐都不重样。去年冬天,年近百岁的岳母突然病倒,张群冒着大雪把岳母送往医院,整夜守候在老人身边……“无论‘大家’或‘小家’,我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张群说。
记者手记:
有一种力量叫坚守,这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力量,在于高度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当记者问及值班的感受时,张群淡淡地说,夜幕中、繁星下,每当他透过调度室的窗口看到万家灯火时,欣慰之情油然而生。工作中,只有将平凡工作升华为一种担当与责任,才能使“常态化”状态迸发出不一样的激情,确保全市的供电“大动脉”畅通无阻。
坚守是一种理想,坚守是一种信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确保供电,张群不知道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和陪伴家人的时间。或许,正是这份执着的坚守,让张群无怨无悔,始终以饱含激情的干劲儿,奋战在工作第一线,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