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从而实现了“慈善给力、土地养院”的长效运营保障机制。
场地怎么选?整合资源
慈善幸福院的场地根据各村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闲置的旧村委会大院、农家庭院、农村祠堂等设施改建,或者选址新建。
大虹桥乡大官庄村慈善幸福院就是在废弃的学校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记者看到,这里设有休息室、配餐室、娱乐室、书画室、健身康复室、沐浴室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并配备了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冰柜、电视机、康复器材等设施。该院院长郭树旺说:“俺村建设慈善幸福院改造的钱都是由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
记者又走访了多家慈善幸福院,有个体商户募集35万元建设的小马营村慈善幸福院,河南亿祥置业捐赠300万元新建的御坝村慈善幸福院,有村委会大院旧址改造的圪垱店乡宝村慈善幸福院。
服务怎么办?“走读”养老
慈善幸福院以“白天入院接受服务、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为主,以全天候服务为辅。
人性化服务既解决了老年人自身生活难题,又满足了老人眷家恋家、享受天伦的精神需求,也为其子女外出务工解除了后顾之忧。幸福院提供生活照料、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维护权益五个方面的服务,全方位满足了老人“故土难离”的精神要求和“生活有保障”的需求,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敬老院”“老年人的快乐大本营”。
同时,该县还积极整合组织部门远程教育、体育部门健身项目、文化部门农家书屋等社会资源,纳入幸福院建设中,实现资源共享;协调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与慈善幸福院建立联系合作关系、应急机制,定期对入住老人进行健康检查,保证入院老人出现紧急情况能及时得到医治。去年下半年以来,慈善幸福院已开展义诊550人次,邀请各种文艺小分队入院演出20场次,为老人理发、护理920人次,化解家庭矛盾纠纷7起。
效果怎么样?激发能量
“老人入住幸福院,不带米来不带面。吃过饭来多清闲,娱乐室内聊聊天……”在大虹桥乡大官庄村慈善幸福院,72岁的胡长印给记者展示他新编的段子《在幸福院能活一百年》。他告诉记者:“俺觉得住在幸福院里实在是好,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夸夸幸福院里的幸福生活。”
与胡长印老人一样,东仲许村慈善幸福院里的老党员、80岁高龄的梁凤英直说慈善幸福院好。该慈善幸福院院长李艳芳介绍,刚开始时,梁凤英老人都是她儿子骑着三轮车送来,现在是老人自己骑着三轮车来。梁凤英开心地拉着记者的手就说:“我在这里可开心,每天都能和大伙儿说说话,在干净漂亮的房间休息,还能和大伙儿一起唱戏,真好。”
据介绍,今年该县计划再建成120所慈善幸福院,明年力争在全县村村建立慈善幸福院,彻底解决农村老年人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服务需求问题。
武陟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秦迎军说:“武陟慈善品牌愈发响亮,连续荣获了全国最高慈善奖称号。武陟慈善还成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金字招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今年上半年,该县国税、地税收入分别完成2.5亿元和3.5亿元,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六县市第一;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5亿元,总量和税比位居全市第二,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和排名都实现了位次的快速前移,县域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