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我的教师结
学 艺
水流不断,花落还开
墨泪齐下忆妈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教师结

作者:□吕秀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在我心中,有一个结,也许今生今世都化解不了,它就是教师结,而这个结的发端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

  记得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是班里的中队长,也是学校里叱咤风云的“批林批孔”小闯将。每次学校开批判会,我都是班里的代表,站在大操场的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读着自己从报纸和《红旗》杂志上东抄西拼连自己都搞不明白的发言稿。那时,正是反潮流的浪潮荡涤社会之时,我的课桌上、文具盒上都用小刀刻着“不做小绵羊,要当小闯将”。那时的语文作业通常是抄课文,而我们通常采用“三级跳远”式的抄书方式,只抄开头与结尾,中间一段跳着抄。为了掩盖自己的作弊行为,我们创意了一种反守为攻的方式,每次作业后都要写上一段要做小闯将、反潮流之类的口号。如果老师把作业批改成“甲”以下的等级,我们便将反潮流的矛头指向她。因为她竟敢对我们的反潮流举动大不恭。有一次,因为班主任张老师上课时讲了几句不合时宜的话,我们全班同学就造起反来,我带头领着同学们高声背诵毛主席语录:“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后来,我们又唱起了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看到40多岁的张老师流泪了。那天傍晚,张老师挨家挨户进行家访。第二天,教室里风平浪静。但是,没过多久,张老师便离开了教师的岗位,调到了校办工厂。后来,在一次车祸中张老师不幸丧生。我不知道张老师离开教师岗位是否与我们那次闹事有关,但每次回忆往事,心中总会隐隐作痛,我总觉得是我们的幼稚无知断送了一个教师的前程乃至生命。

  后来,我考大学时,竟神差鬼使地在第一志愿上填报了师范大学。在淮北矿务局子弟学校实习时,我与矿区的孩子们打成一片,我倾注了自己的所有热情和爱心,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并以自己的青春活力、充满激情的讲课艺术,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孩子们在纪念册上写下了对我的美好祝福。班里有一个很有个性的男孩叫穆卫兵,在纪念册上客串“正反”两个角色,给我写了两段迥然不同的留言:“吕小姐:在即将分别时刻,我不知该说什么,中国女性向来给人懦弱感,但我在你的身上,看到了中国女性的本质,愿你做一个中国女强人。”

  而另一处留言则是:“MISS,LU:女人的天性是软弱无能,我奉劝你不要野心太大,还是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做一个贤妻良母吧。”

  虽然这个男孩儿改变了字体,但相处两个多月,我已熟悉全班56名同学的字迹。当我问起这件事时,阳光下,男孩儿点头承认了,他是想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敬,并期冀用这种方式引起我的注意,他的目的达到了。至今我依然能清晰地记着他的留言及阳光下那一双清澈的眼睛。

  大学毕业,走上三尺讲台,让我狠狠过了一把“孩子王”的瘾。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命运之舟将我载入了“无冕之王”的行列,可我心中的教师结却始终鲜活如初。爱孩子,爱教师,看来这种爱将注定贯穿我的一生了。

  在我心中,有一个结,今生今世也难以化开的结……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