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瑞庆公司党支部强化自身建设
示范区“三点一线”构建整改机制
图片新闻
示范区加强环卫巡查督导
阳庙镇引导农民增强致富本领
“家里有了发电站”
集中清理陈旧性垃圾
确保每件产品都让人放心
德泽文润
苏家作乡专项治理“庸懒散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办实事 转作风 抓整治 建制度
示范区“三点一线”构建整改机制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邱利荣)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示范区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基本点、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着力点、以专项整治为支撑点、以建章立制为纵贯线,通过办实事、转作风、抓整治、建制度,构建整改机制,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办实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基本点,增加民生福祉。示范区针对群众反映的农村环境脏乱差、出行难、中小学校布点不合理、城中村改造和新型社区建设进度慢等50多个民生突出问题,建立工作台账,一项一项督促解决。今年,示范区确定了包括20项道路工程、10项民生工程、10件民生实事的惠民计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全面完成任务。以美丽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开展整洁家园行动,以美化、净化、亮化、绿化、硬化为目标,集中开展清理垃圾、修路挖排水沟、整治市容“十乱”等活动,落实“四有一落实”制度,初步建立起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组织实施“千人培训”计划,今年年初以来共举行岗位对接会3次,实现再就业120余人。

  转作风,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着力点,拉近干群距离。示范区以“零跑动”为目标,整合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组织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安派出所、人口计生、国土资源、林业、社会事务管理等10余个单位实行集中办公、压缩时限、阳光操作,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梳理出即办、代办、陪办、上门办理4类人性化服务。今年年初以来,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共受理事项1.2万件,办结率达99.94%。优化服务方式,对重点问题靠前服务。今年年初以来,共召开项目集中开工推进会和工业企业座谈会4次,采纳项目方和企业意见160余条,并针对企业和项目单位提出的融资、规划、交通、供电、供气等问题,由有关部门现场答复,及时解决。针对项目、企业方普遍关心的交通问题,协调有关单位优化2条公交线路,新开通2条公交线路,解决了中原路沿线企业出行难问题。

  抓整治,以专项整治为支撑点,破解发展难题。示范区目前确定的立行立改事项包括水系建设占地补偿、小项目大包装等5项难题已圆满解决,共性问题包括环境卫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信访稳定、“三公”经费支出等10项专项整改事项的解决已初战告捷,近中期整改事项包括优化公共交通线路、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等4项问题的解决正紧锣密鼓,远期整改事项包括核心区城中村改造和新型社区建设、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安置等6项事项的解决有序推进。落实中央和省委确定的专项整治任务,其中中央5项、省委5项,结合示范区实际,确定专项整治22项。今年1~8月份,全区召开各类会议次数同比下降27%,全区“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5.87%。

  建制度,以建章立制为纵贯线,巩固活动成果。示范区把教育实践活动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运用调研成果,完善了领导干部“五包”责任制、区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区财政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区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管理办法、农村村务监督村务公开、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成立了规划审核、土地审批、招商引资评估等专业委员会,凡涉及资金、项目、土地等“三重一大”事项,都要集体研究、集体审核,确保决策科学合理、有利发展。出台乡镇(街道)招商引资项目税收分成管理办法,实行区内招商引资项目“无乡界”制度,调动各乡镇(街道)的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强化制度执行力,对违反制度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