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供电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二十八年老站换新颜
贴心服务 护航秋收
南水北调焦作段35千伏 永久性供电工程投运
用电无忧的幸福
雨夜服务温暖老人心
安全用电宣传重实效
112元电费背后的故事
确保秋收期间可靠用电
表计改造 消除隐患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12元电费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杨丽娜 本报通讯员 崔红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梁晓,我没认错吧?”9月12日,博爱县电业局用电稽查员梁晓刚走进磨头供电所,就听到有人在后面叫自己的名字,扭头一看,是一位看起来很面熟的老人在叫他。

  老人见状,哈哈一笑,连忙提醒:“8月中旬,柳庄村,电费……”

  一听这话,梁晓连忙说:“大爷,您这眼力可真好,都过去这么久了,还能一眼认出我来。”

  原来,这位老人姓孙,家住磨头镇柳庄村,8月18日下午,梁晓正在磨头供电所查看一份资料,孙大爷黑着脸走了进来,一边将一张电费发票递给工作人员,一边生气地说:“真是胡闹,俺平时就一个人在家,家里也没有大功率的电器,电费怎么会有112元?”

  一听这话,梁晓也觉得奇怪,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感觉一定是用电设备或线路出了问题,于是便放下手头的资料说:“大爷,您别急,我跟您回去看看。”

  经过检查,他很快发现了问题,由于孙大爷家中线路老化,存在导线裸露现象,这样一来,电量就白白流失了。在向孙大爷解释的同时,梁晓又联系磨头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到孙大爷家中更换老化线路,堵住了电量流失的窟窿。

  这次再次碰见梁晓,孙大爷心里高兴,又提起了这件事:“上次真是多亏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俺检查和更换线路,俺得花多少冤枉钱。”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在用电方面遇到啥问题,一别愁、二别急,打个电话,我们帮您解决问题。”梁晓对孙大爷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