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特色教育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学生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莅沁 视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
让我们相遇的每一天都幸福
图片新闻
召开网络教研推进会
图片新闻
重点围绕“六个突出” 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闫春菊:甘为人梯育桃李
利用班班通、数码相机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闫春菊:甘为人梯育桃李

作者:本报记者 王 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您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您放心吧!”每次担任高一年级新班的班主任时,这样的话她不知说了多少遍;从教20年以来,她坚信“有爱心可以创造奇迹”,倾力引导学生快乐成长,用爱诠释了自己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她就是市十一中高一年级组长、英语教师闫春菊。

  在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名言:“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从教20年,闫春菊深知这句话的意义。为了让学生喜欢上英语,她潜心研究高中英语教学,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一节课从细微处着手,全方位营造和谐环境,大胆更新教学方法。正因为如此,她所教班级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在年级中一直名列前茅;在每次的民意调查中,学生对她的满意率都是百分之百。

  “有爱就有教育。”每一位优秀教师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有一个特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拥有爱心。每次担任班主任,班里的每个学生就成了她最大的牵挂。“

  2012年10月份,闫春菊所带班级的班长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校吉他社社长、在多次考试中排名全校第一……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却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从这个学生病情被确诊的第一天,每天下班去医院看望他就成了闫春菊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天发一条短信给他鼓劲儿成了闫春菊的习惯。

  在闫春菊的鼓励下,这个学生不畏病魔,一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边躺在病床上坚持学习。当年12月份,这个学生被转到位于天津的中国血液病研究所进行治疗。为了能让这个学生报名参加高考,闫春菊四处奔波。最终,由该校校长亲自带队前往天津为这个学生录下高考报名信息。

  如今,这个学生已经战胜病魔,并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当这个学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他的父母来到学校,握着闫春菊的手感激地说:“闫老师,您就是孩子的第二个妈妈。”

  闫春菊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每一个学生,可对于自己的儿子,她却亏欠太多。她的爱人在外地工作,夫妻俩一直两地分居,多年来儿子一直由她带着。从儿子2岁半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习惯跟着妈妈一起早出晚归。现在,儿子已经小学毕业,可闫春梅仍然抽不出时间好好照顾儿子,辅导儿子写作业。对于工作,她问心无愧;对于孩子,她却充满歉意。

  在学生眼里,闫春菊既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更是一位温柔可亲的妈妈。今年教师节,闫春菊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给她发来短信:“离开您两年多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告诉您,我打心眼儿里感激您,是您用真情温暖了我的求学生涯,您用爱心为我这样一个农村女孩打开了一扇天窗,让我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写了命运,有机会走到外面的世界去感受精彩。岁月荏苒,无论怎样,您都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谢谢您,亲爱的老师,我永远爱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