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工会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沁阳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解放区召开全区工会工作会议
中站区总工会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
今年已创效益514万余元
提高技能服务患者
赵固二矿围绕“四个突出” 深化教育实践活动
图片新闻
张四平:电站服务的骁将
中轴集团帮扶职工应帮尽帮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四平:电站服务的骁将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王建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在甲方眼里,他是一个重合同守信用的带头人;在企业领导眼里,他是一个懂技术善管理的电站服务骁将;在工友眼里,他是一个率先垂范的领头人;在家人眼里,他是一个经常为了工作不回家的人。

  他,就是中电投河南公司焦作分公司项目部经理张四平。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披着雨衣,拿着工具,爬高上低在精心检修变压器和线路。

  张四平是一名工作狂,在内蒙古霍林河维护期间,有一天气温零下30摄氏度,呼呼的寒风卷着雪团四处奔突狂撒。就在这样一个恶劣天气里,运行人员突然打来电话,说2号机空冷岛201、301、401风机处温度下降过低,需要进行防冻处理。接到电话,他立马穿上厚厚的棉大衣,竖起衣领一头闯进了风雪中。45米作业层,刺骨的寒风直浸骨髓,眼睛因寒冷变得酸涩。他和6名工友艰难地爬上45米作业层,将给风机保温用的大块苫布拖进空冷岛风机风筒处。由于风机螺丝太小,戴棉手套无法拆卸,他们干脆摘掉手套工作,握着冰冷的铁扳手,好似握着冰块,拆一个螺丝,赶紧借用身体暖一下手。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失去知觉的手开始变得笨拙,在用铁丝绑扎固定苫布时,一根铁丝扎破了张四平已红肿冻裂的手背,鲜血一滴一滴落在苫布上,瞬间凝固,但张四平全然不顾,直到维修结束。

  有工友问张四平为什么要这样干工作?张四平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咱的责任,责任是不能推卸的。再说,咱在外施工,代表着焦作工人的形象,哪能为了一点儿苦就退缩,让人家看不起呢?”

  初到霍林河时,张四平是项目部汽机专业的主管,后来担任项目部总工,从检修维护10万机组到接手60万机组,当时他对80米高的空冷岛、14台中速磨很陌生,还有几百台DCS程序控制的电动门也十分让人挠头。

  “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善于技术革新的张四平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为弥补技术欠缺,他一有空就阅读有关专业书籍。白天,他和大家一块检修设备;晚上,带着问题上网查资料、找答案。在汽轮机前箱推力瓦检修时,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设备,大家一筹莫展。为拿下这项工作,张四平认真研究图纸,仔细翻阅汽轮机检修书籍,然后按照书上的检修工序和工艺,指导汽机检修人员一步步开展工作,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凭着刻苦钻研,张四平先后攻克了汽轮机轴瓦磨损、润滑油系统缺陷等多项技术难题。

  在职工眼里,他不仅是个技术专家,还是个“拼命三郎”。一次,为抢修捞渣机,他带领项目部人员连续施工84个小时。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拣最苦最累的活干,体力渐渐有些不支。工友看他干活时踉踉跄跄,就劝他回宿舍休息,但他都拒绝了。抢修结束后,他一下子像一摊泥一样瘫在地上。

  5年来,他这个“拼命三郎”带领职工高质量完成了上百项急难险重任务,把自己90%的精力奉献给了工作岗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