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如果有人说,大街上跑的电动汽车里面,每10辆当中就有一辆在使用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你信吗?
行驶100公里,花费还不到燃油车辆的十分之一。同时,性价比突出、质量稳定、续航里程长、充电方便……由于油价节节攀升,拥有一辆可媲美燃油车辆的新能源轿车,曾是我国无数普通家庭的梦想。如今,得益于国内新能源企业的努力,这个梦想正在慢慢变成现实。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批企业中比较耀眼的一个。
我国电动汽车电池研发起步较早,尽管通过检测的企业有100多家,但能够上车测试的寥寥无几。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认为,这是由于缺失国家统一评价体系、评判标准混乱以及门槛太低所致。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跻身行业第一阵营已并非易事。“草根”企业“豪赌”新能源车零部件行业亟待规范。
国内新能源汽车热有所降温,无论从政府部门还是整车企业都更为谨慎,但是投身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的“草根”企业仍然兴致不减。在尚无明确技术标准出台的前提下,这种热情对于国内百余家茂盛生长的民营零部件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豪赌”。
新能源的诱惑
年过六十的李世江在跟陌生人介绍自己的企业时,总喜欢用英国和西班牙的两家全球知名氟化工企业的名字作开场白——“英国有一个氟多多,西班牙有一个氟多氟,中国有一个多氟多。”李世江这位多氟多掌门者,希望这样的类比能让听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一家今年刚刚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新兵’,多氟多的确需要提高知名度。”多氟多总经理侯红军坦言。这是一片可以预见的“蓝海”,国家政策扶持以及铅蓄电池腾出巨大替代空间,使得动力锂电池未来潜力无限。
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最近几年国内涉足新能源电池领域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不仅山东、河南、江浙、广东等地的“草根”民营企业异常活跃,国外电池制造商也积极与中国整车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布局这一领域。
通过两道密封门,记者走进多氟多锂离子电池生产车间,仿佛置身于一个真空世界:白色的墙壁、明亮的窗户、绿色的地板,恒温的空间里摆放着现代化的流水线。“别小看这些设备,大部分都是国外进口的高科技精密仪器,价值动辄就是几十万元、数百万元。单体电芯的铝塑膜全部从日本进口,每平方米价格80元。涂布工艺中用的铜箔厚度只有12微米,是头发直径的四分之一……”李世江说。
按照李世江的预测,锂电池和锂电池原材料都面临很大机遇,初步测算,电动汽车发展起来时,需要的锂电池量起码是目前的10倍。
多氟多新能源是世界最大无机氟化工企业——多氟多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多氟多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电源解决方案技术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主要生产及销售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通用电池及个性化方案定制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移动通信设备、电动工具、照明设备、风光互补装置、智能电网、智能大厦储能及供电、调频调峰等领域。
多氟多新能源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等。研发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博士、硕士和资深工程师组成,并与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协作关系,为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搭建了平台。
多氟多新能源依托多氟多雄厚的资金、研发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世界一流的技术和国内外先进设备,采用尖端技术、一流工艺和科学严谨的生产管理方式组织生产,采用品质优异的正负极材料和功能型电解液,日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50万Ah,是国内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之一。
“草根”企业的优势
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动力电池是其核心部件。而多氟多恰恰在这方面优势明显。概括起来说,多氟多拥有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三大优势。
首先,行业地位突出,专业优势明显。多氟多新能源集中专业力量从事动力电池研发和生产,生产规模全国领先。近期,多氟多将投资10亿元把动力电池扩产至5亿安时/年,成为全国第一。目前,国内有4800辆装配多氟多电池的电动汽车实现电池零事故行驶,其中首辆车已安全行驶9万公里。另有400辆出口意大利,市场反馈良好。
其次,多氟多研究了动力电池的原材料,形成了锂电池产业链。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四大原材料,多氟多已能自主生产其三:电解液的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被列为国家863计划、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项。目前,多氟多是全球最大的六氟磷酸锂生产供应商。多氟多动力电池采用叠片软包装工艺,内阻小,安全性能更好,循环长,性价比最高,通过了ISO9001:2008、ISO14001:2004、OHSAS18000:2011管理体系认证和ISO/TS16949:2009管理体系认证。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多氟多三款电池入选工信部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成为两款电动汽车的首选,并经工信部备案。
第三,多氟多研究了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电动汽车生产奠定了基础。多氟多研究了锂电池管理系统(BMS),自主开发设计了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并集成为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其中,72V160Ah动力总成系统通过201所认证,是国内唯一一家,为整车研发奠定了基础。
电动汽车完全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其技术核心、成本核心和关键零部件不再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而是变成了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为主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多氟多自2010年10月份开始生产动力电池,利用3年时间达到年产5000万安时,同时自主生产动力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特别是电解质六氟磷酸锂处于科技研发的先导地位,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截至2014年7月,多氟多已向众泰汽车和国家电网提供了2800套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中最长的行驶里程超过8万公里,没有发生过因电池导致的任何安全事故。目前,多氟多已经掌握了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2014年5月,多氟多和北京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多氟多汽车研究所,依靠北京理工大学和企业现有资源,发展锂电池电动汽车,今年年底将完成四款纯电动汽车的设计与开发。
多氟多将按照标准电动汽车企业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先从核心技术和产品抓起。从低速车起步,以高速车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国内外资源。实施三步走方针: 第一步,加强与电动汽车整车厂合作,为各类车型配备完整、最优的电池,电控和信息系统。第二步,投资建设一个标准化、规模化的电动汽车试制车间。第三步,购买或委托开发自主产权的完整车身和底盘,在焦作建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草根”企业的建议
“这车得卖10多万元吧?”坐进多氟多新能源公司员工李某驾驶的接待观光车里,喜欢研究汽车的记者不禁问道。李某神秘地笑了笑,开玩笑说:“你猜。”记者仔细地研究了起来:真皮多功能方向盘、倒车影像、导航、自动空调……这么强大的配置,就是在市面售价10万元左右的汽车上都不多见啊。但李某的回答却让人感到有点惊讶:“这是我们联合其他公司一起开发的电动汽车,高配车型最多卖到4.8万元。”
“一次充满电8个小时、2个小时可以迅速将电量补充到80%左右,一次充满电续航里程达150公里以上,百公里加速不到5秒……”在李某的介绍下,记者兴致勃勃地坐在驾驶员的座位上体验了一把。柔软舒适的座椅、阻尼感良好的中控按钮,怎么看,这都不像是一台最高只卖4.8万元的电动汽车。
为促进我市产业升级,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转型示范市,多氟多日前上书市政府,建议在我市发展电动汽车。李世江说,在焦作发展电动汽车,有充分的必要性。习近平主席在视察上汽集团时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由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纯电动汽车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的车辆,被视为节能、环保,缓解能源储备问题的重要产品,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按照年产3万台纯电动汽车计算,仅新能源汽车附属行业的产值将超过15亿元,而整车将带来超过20亿元的产值和相应税收。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能提升城市品质,还能促进我市现代化机械加工业、电子电控业、汽车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
李世江建议,市政府组织工信局申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制定相应政策和优惠措施——规划两个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园区: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控产业园。要依托多氟多新能源、多氟多国家认可实验室、多氟多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检测实验中心、多氟多光电公司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等资源,引进一批电子电控企业进驻园区,特别是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汽车电机等研发、生产型企业。要通过新能源汽车在焦作的市场化推广,带动与整车制造配套的模具制造、冲压、焊接、涂装以及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企业逐步向我市集中。
李世江认为,要规划、支持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他建议,市政府批准多氟多成立电动出租汽车公司进行示范运营,从而带动其他出租汽车公司进行出租车更新换代,在未来3年内将市内60%的燃油车改为电动出租车。他还建议,市政府要鼓励、引导公交公司主动承担改善焦作城市环境质量的社会责任,在城区内规划两条电动公交示范线路。到2015年,要有1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示范运营,云台山、峰林峡等旅游景点的公交线路及景点内旅游大巴,要在市政府的引导下积极使用新能源汽车。
针对目前我市低速汽车无牌照无管理的现状,李世江建议市政府适时推出电动汽车管理办法,结合洛阳、三门峡和山东德州等地的经验,以法规形式禁止燃油发动机、铅酸电池、时速低于40KM、不具有场地车资质生产企业生产的交通工具销售和上路。车管所对电动汽车发放“焦电+数字”的牌照,要求驾驶者必须取得C3以上驾驶执照。
跨行研究电动汽车“心脏”
多氟多新能源公司就是一家致力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电源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而它的背后,则是与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看似毫无关系的多氟多。多氟多公司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创新领先的无机氟化工企业,产品冰晶石、氟化铝等畅销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首位。组建多氟多新能源公司,核心人员都是从多氟多公司抽调。从氟化工到新能源,跨行作业,缘何取得成功?
“看似跨行,实则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们通过技术创新积累,认真研究氟与新能源的关系,开发了国家级新产品六氟磷酸锂,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该产品是新能源锂电池不可替代的核心材料,以此为突破口,叩开了锂电新能源大门,实现了锂电池原料的产业化,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替代进口,被列入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和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专项。”李世江说,“有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的六氟磷酸锂,我们又自主研发了电解液、正极材料、隔膜等制造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材料,最终以此为基础,实现了自主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
一石激起千层浪。多氟多以高端技术跨行作业新能源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焦作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新能源发展领导小组,将多氟多新能源产业园规划为十大产业园之一;成立了焦作市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创新联盟,首届理事长和秘书长均由多氟多领导担任。河南省工信厅发布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行动计划,多氟多新能源公司被列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企业,多氟多的动力电池项目被列为重点项目。
为了保证产品优异、先进的性能,不辜负各级领导的信任,多氟多新能源公司投资800万元成立了动力锂离子电池测试中心,是河南省内最大、检测设备最完善的动力电池测试中心。
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年努力,目前的多氟多新能源公司已经拥有独立的研发、实验、生产机构和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至今已申报国家专利10余项,逐渐形成了以锰酸锂和三元软包装聚合物电池为主,以50Ah、100Ah磷酸铁锂胶壳电池为辅的发展格局。该公司批量生产的动力锰酸锂电池PMP1665132-10Ah、PMP12135185-20Ah,动力磷酸铁锂电池PFP54240180-100Ah入选国家工信部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生产的动力型锰酸锂电池在循环、高低温放电、倍率、一致性等方面性能优异,被国内某知名电动汽车厂商批量使用。产品同时销往欧美市场,成功应用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储能、路灯、家庭用电、通信基站、发电站储能设备、军用设备等领域,收到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创新迎曙光
2013年年末,美国特斯拉汽车突然闯进公众视野。超豪华的外观设计、丰富实用的配置、顶级的做工、超长的续航里程,不仅让人们重拾对电动汽车的信心,更加引起了各界惊叹。一时间,以特斯拉为蓝本的“跨行打劫”模式,成为国内各行业争相学习的典范。
然而,国内一些新能源电动汽车厂商却有不同看法。比亚迪汽车以电动、混动汽车闻名业内,其老总王传福就曾对外声称:“特斯拉只是富人的玩具,比亚迪可以分分钟造出特斯拉。”
这实质上反映出电动汽车过高的售价,只能让普通老百姓“远观”。要让它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才是企业最终的目标。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多氟多选择的是创新。目前,国内电动汽车销售多数是靠政府补贴。“这只是权宜之计。产品选择要靠市场,只有经过市场考验的产品,才能逐渐成长起来。电动汽车要想被人们普遍接受,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找到成本最低的生产模式、销售模式,才能将真正物美价廉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李世江说,“创新点燃激情、创新成就人生、创新改变生活、创新铸就未来。新能源在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一个时代,改变着我们的观念,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这是中国的机会,更是有志于新能源事业的企业机会。从事新能源产品开发是充满挑战、充满激情的事业,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献身人类的伟大事业。”
从六氟磷酸锂到电解液,从实现锰酸锂、三元等锂电池正极材料批量生产到先进的高安全性无纺布锂电隔膜,从锂离子电池生产到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研发、生产,目前的多氟多新能源公司,又将目光投向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它们力争通过打通电动汽车产业链、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将多氟多新能源产业园建成河南省乃至国内知名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让电动汽车为普通老百姓服务。
“草根”企业,志存高远大追求。对此,弯下腰身筹备多年的多氟多已经期待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