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秋
实习生 王文雅
统计数据是怎么产生的?如何保证统计数据如实地反映社会变化?在9月20日第五个“中国统计开放日”到来之际,记者就公众关心的统计热点问题采访了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爱国。
问:我市在第五个“中国统计开放日”举办了哪些活动?
答:在今年的活动中,全市统计系统将以“统计人、统计情、统计梦”为主题,深入大专院校、居民社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普及统计科学知识,走访和慰问统计调查对象等,并邀请企业统计人员、企业相关负责人、媒体记者、行风评议监督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就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这一话题进行交流。
问: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答:近年来,全市统计系统始终牢记统计核心价值观,及时把握经济关键节点的苗头性和趋势性变化,撰写了大量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经济形势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支撑;着力创新统计工作方法,探索建立了《焦作市经济转型示范市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美丽焦作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等统计制度,科学研判了我市重大战略举措的推进实效;认真做好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高质量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六次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为全面掌握市情奠定了坚实基础。
问:当前统计工作面临哪些新形势、新任务?
答:全市经济发展要尊重经济规律,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这就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市统计系统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改革创新;立足全面反映“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进程,加快形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统计调查体系,加快建立科学完备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快统计能力建设,继续巩固拓展统计“四大工程”,深刻变革统计数据生产方式,研究、利用大数据,倾力打造统计基础数据来源的“第二轨”;大力推进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建设,狠抓各项统计改革创新,积极尝试与调查对象建立新型合作关系,使统计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社会各界。
问:如何用统计数据反映我市经济发展的成果?
答: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而“统计”正是挖掘数据价值最有力的一门科学。各级领导干部应以统计意识为统领,客观看待经济发展;各职能部门应加强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联系,促进部门间统计资料的共享,建立数据评估和联审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有效、合理,增强统计数据的协调性、支撑性和匹配性;社会公众应充分支持政府统计工作,切实履行法定统计义务,讲真话、报实数、不做假,确保统计源头数据的真实可靠,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