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庞贝贝)今年秋季开学,家住解放区王褚街道的新生家长,高高兴兴地把孩子送到了学生路小学南校区(原西王褚小学)就读,许多家长对孩子能在家门口上这样的好学校感到很满意。这得益于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强力推进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名带新的模式,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
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只是我市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侧面。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各级教育部门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改革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加强师能师德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力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基本均衡,努力缩小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同时,市人大、市政协十分重视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教育公平惠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关心关注、监督支持。今年9月中旬,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对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和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和月协商座谈会,对我市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中心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加快新城区中小学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等提出了工作要求。截至目前,沁阳市、孟州市、温县已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中站区、武陟县顺利通过省政府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博爱县通过省政府复验,我市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工作顺利推进。
9月18日至19日,省政府在濮阳市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要求,自今年起,启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简称“全面改薄”),到2018年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都要达到国家提出的“底线要求”。各地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城镇中小学建设规划,原则上每个县市区每年要至少新建1所初中和2所小学、改扩建若干所初中和小学,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要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提高城镇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到乡村学校任教任职的比例,不断缩小区域内、校际间差距,努力实现3~5年内基本消除超大班、大班减少60%的目标。
按照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市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会、市人大常委会视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座谈会、市政协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月协商座谈会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实行责任分解,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加快实施“全面改薄”工作,指导协调县市区制订实施方案,积极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努力解决城镇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确保按期达到国家“底线要求”。二是加快中心城区学校布局规划调整,紧密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让更多适龄儿童实现就近入学,有效发挥教育在新型城镇化中的牵动作用。三是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10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山阳区新城小学、马村区龙子心学校二期续建项目和新城区韩公教育园区小学、丰泽园小学、映湖路小学新建项目,力争早日建成投用。四是加快发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名带新”的模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实现均衡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五是加快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建设,积极推动博爱县、中站区等创建国家、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
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均衡是教育发展的目标。我们将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力度,打造焦作教育品牌,力促教育公平惠民,让广大学生享受到更多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