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苑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传递司法正能量
假冒电业人员行骗获刑
醉酒驾驶妨害公务被拘役
谎称安排工作骗钱获徒刑
“三管齐下”促执行
图片新闻
“无缝”管理转作风
未成年人骑车带人受伤 自身存在过错也要担责
图片新闻
情暖“三留守”人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暖“三留守”人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三留守”人员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处理“三留守”案件时,承办法官不仅要公正司法,而且要注入更多的情感,给这些“留守人员”多一些关爱,使他们感受到司法温暖。

  去年冬天,我在立案庭负责诉前调解工作的时候,遇到一起发生在一个特殊“留守”家庭的离婚案件。那是一起看似普通的离婚案件,原告崔小宝来到法院诉前调解室,提出要与妻子李爱文离婚,理由是两人分居两年,感情已经破裂。随后,他急切地问我,这个离婚案件多长时间能判下来。直觉告诉我,这起离婚案可能有问题。于是,我电话通知被告李爱文来到法院,看能不能通过调解维持他们的婚姻。出人意料的是,被告李爱文来到法院后,原告崔小宝却不见了踪影。

  李爱文30多岁,长年劳作使她看上去比崔小宝年长许多。听说丈夫起诉要与她离婚,李爱文几乎不敢相信。她说,自己和丈夫是在打工时认识的,两人感情很好才走到了一起。婚后,她与公公婆婆和一个智障小叔子一块儿生活,后育有两个女儿。2011年,崔小宝外出做生意,一年多没有音信。家人到处寻找,也没有结果,只是听一些朋友说,他借了高利贷,可能在外面躲债。李爱文说:“和崔小宝夫妻一场,他应该了解我,我会和他一起偿还债务的,不会让他一个人承担。可是没想到的是,我和公公婆婆、女儿等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之后,我多次通知崔小宝来法院调解,他都不接电话。后来,崔小宝聘请了律师,要求开庭审理他的离婚案件。但是期间李爱文不断来访,坚决不同意离婚。她说家里有十亩地,公公婆婆都是年近七旬的老人,公公为了维持家用,坚持出去打工;婆婆因为思儿心切,患了眼疾,还坚持去田里劳作;她则带着智障小叔子去建筑工地打零工。

  崔小宝与李爱文的离婚案即将开庭时,李爱文的大女儿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法院如果判决她们的父母离婚,她和妹妹就都不活了。

  看到信后,我连着往李爱文家跑了三趟,并发动我所在支部的干警为他们捐助一些衣物和生活必需品,安慰他们好好生活。与此同时,我又跑到学校,见了李爱文女儿的老师,希望老师对孩子做一些心理疏导工作。

  案件开庭审理时,崔小宝终于露面了,他母亲当场扇了他一耳光。虽然李爱文满眼泪水,两个女儿恳求爸爸不要和妈妈离婚,但是这都没能挽回崔小宝的心。2013年12月,法院作出判决,不准崔小宝和李爱文离婚。

  判决后,我经常去李爱文家,而且和她成了朋友。李爱文的女儿也把我当成了知心阿姨,有什么事都跟我说。看到她们现在能够快乐生活,我也有了些许安慰(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马村区法院执行局内勤刘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