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税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预算法为中国转向绩效预算奠定基础
着力提升政府采购效能
图片新闻
推出国庆假期廉政套餐
正式实施采购信用担保
落实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工作
中站区国税局抓“三项建设”转作风
落实征管机制 促进收入增长
图片新闻
全力实施2014年农发项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预算法为中国转向绩效预算奠定基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据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记者韩洁)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22日在北京表示,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预算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公共财政预算收支中的绩效管理要求,为中国预算体制由传统预算向绩效预算转型奠定了坚实的法理基础。

  王保安是在此间举行的预算绩效管理国际研讨会上说这番话的。

  预算是财政的核心,现代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本着“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理念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被视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突破口。

  王保安说,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它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促使政府部门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规范、高效。

  修改后的预算法提出:“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此外,新预算法还提出编制预算要参考“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人大出具的预算审查报告,要对“提高预算绩效”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王保安说,当前预算制度改革的框架和重点已确立,重点是要“建立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全面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而预算绩效管理将贯穿上述重点改革的全过程。

  预算绩效管理于20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率先兴起,我国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开启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时代。

  出席研讨会的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康说,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推动我国绩效管理范围逐步覆盖各级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性资金,而面对财政收支压力,也倒逼政府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把有限的资金分配好、使用好、管理好,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